查看: 2291|回复: 0

[四期班讲义] 星光诗校四期班律诗第25 一26讲第四章:律诗的创作第十节取象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3518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69

表演奖(铜)2表演奖(铜)最佳情侣(铜)最佳情侣(铜)2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最佳杀手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7-3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律诗的创作
第十节  取象
同学们好,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象、意象和意境,那我们来复习一下。物象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看到或想象的物体的具体形象。意象和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那么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两者的区别和关系。
一、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
汉典里的解释:
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
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简单地说就是:意象是指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意境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意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因此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的区别:意象就是寓“意”之“象”,也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而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生活反映在作品中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抽象的、要体悟的。“意”指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境”指作者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中的人、事、景、物。诗人在客观现实中产生的主观意象,叫做“意中之境”,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这就是“意境”。  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
其次他们的关系: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也就是说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而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
如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这个意象形成的,那么它就构成了本诗的独特意境。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诗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的细胞,是构成诗的具体元件。一首诗是由几个意象或意象群落组成的。但不管一首诗有多少意象,这些意象都只能指向同一的情思或感觉,这是意象的根本宗旨,如果违背了同一性这个规则,或者游离于意象群落之外的物象,就只能是物象而不是意象。而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江水”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我们学习写作和阅读诗词需要把意象还原为原来的客观事物,然后经过自己的个人感受和理解再带入到诗词中去。所以有人说阅读其实是一种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就这一点而言是很正确的。同样的一首诗词给不同的人读,是有不同效果的。
古诗词中的意象很多,有很多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使用。为了恰当地表达既定的立意,就要选取适当的物象来正确达意,那么我们首先有必要认识一下古诗词中物象的内涵。
二、古诗词中积淀的物象内涵
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一些意象,了解这些基本常识,在我们平时的诗词阅读和创作中也是不无裨bì益的。
 (一)树木类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里把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挽留、离别、相思等情思。如李白在《劳劳亭》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写的就是离情。从字面上理解,春风知道离别之苦,不让柳条发青。但为什么春风不让柳条发青,这就需要我们理解“柳条青”的情韵义。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青”使人想到离别,引人相思,令人断肠。如此看来,春风因为知道离别之苦,自然也就迟迟不让柳条发青,以免引起人们的相思之苦了。
再如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liáo,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
另外,“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因此有用来表达乡愁的,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张九龄的《折杨柳》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表达相思的,如唐戴叔伦的《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有表达春天的如贺知章的《咏柳》等。  
当然柳还有表达很多其他意象的:比如表达韶华易逝的、爱情的、窈窕多姿风流多情美女形象的、邀宠献媚的小人形象的、倔强弱者形象的、朴实无华君子形象的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我们在这就不多讲了。
2、梧桐:梧桐高大挺拔,传说是凤凰栖身之处,所以诗人们往往赋予了梧桐高洁、孤直、虚心等等高尚品格与君子风度。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就以梧桐修竹喻人,称赞张燕公贤明的高尚品性。又如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坚,阳骄叶更阴。”诗人以孤桐衬托了作者年老志未衰,时刻为君民解忧的高洁品质。再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此诗托物言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以此来暗喻自己美好的品格。
但是最值得一说的是梧桐常常和秋风秋雨组合在一起,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吹落叶,秋雨滴梧桐,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打在梧桐上,更感觉寒气逼人,肃杀无情。这样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诗人们常常用梧桐和秋的组合景象表达寂寥和愁苦的境遇,营造了一个极为悲凉凄惨的意境。
如李煜的《乌夜啼》“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人登上高楼,看着院里的梧桐,在萧瑟的秋风中飘落,不禁感叹自己的亡国之愁,这种愁思是凄婉的、不可解脱的。在这首词里,词人把客观景象“梧桐”与主观的亡国之愁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得有血有肉、有棱有角。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写自己的愁情像细雨滴落在梧桐叶上,那样绵长,那样幽深。正因为秋风吹落叶,细雨滴梧桐,李清照,一个国破家亡的老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忧愁,秋雨冰冷滴梧桐树,不寒而栗,其为我们所营造的凄冷意境,引起千百年来读者的共鸣,读者无不同情这个近千年前的老人。
再如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又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3、芭蕉:芭蕉向以其优雅飘逸的形态成为中国文人最爱的植物之一,于是,古代诗词与芭蕉结下不解之缘,芭蕉半卷曲的叶子就像人不开心萎靡的样子,因此在古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如张说的《戏题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又如李商隐的《代赠二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人把芭蕉叶子形态上的微卷,比喻人心中郁结着愁闷;不仅如此,由因为芭蕉叶子长而宽大,雨点打在叶子上会发出沙沙响声,所以诗人们还常常选取细雨打芭蕉的意象来表达愁苦的心情。如白居易的《夜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又如朱长文的《宿僧房》“夜静忽疑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吴文英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营造了一种凄冷孤寂的意境。  
4、松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认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二)、花草类
1、梅花:  享有“花之魁”之誉的梅花,具有形神兼备,色香俱佳,独领天下春的风姿;玉骨冰心,圣洁高雅,俏也不争春的品格;不畏严寒,坚韧顽强,争报人间春的精神。因此,梅花历来为许多诗人所咏叹,而梅花意象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梅花在古诗中表达的有以下几种意象:
①脱俗高洁的形象:林逋一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风韵写尽写绝,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南朝鲍照的《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苏轼《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  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里诗人笔下的梅是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通过对耐寒梅花与软弱动摇杂树的对比,表达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贤士的赞扬。
②凌寒不屈的形象: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
明代李渔曾论赏梅:“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可见,雪与梅常常是不可分开的,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都表现出梅之傲骨不惧严寒。
③隐士形象:萧德藻《古梅(其二)》:“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借梅自咏,以明终隐之志。方岳《梦寻梅》:“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阴者之家,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所谓“寻梅”,亦莫不是寻隐逸。
④梅花的美人姿态:苏轼《定风波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词的上片开始便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因“迟”开而与桃杏同放梅花生就冰清玉洁之姿,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所以“乔装改扮”,尽显美姿丰神。
  2、兰花:兰花幽香飘逸、高雅素洁、婀娜多姿,具有高贵的品质,所以诗人们常常把兰花比喻为君子来表现人的品质高洁、不媚俗流、淡泊自足、独立不迁、壮志未酬的感慨。如宋·刘克庄《兰》“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鲜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写兰花生于“深林”,靠近“藓砌”,怀抱“幽贞”,不恋“金瓶”,的澹泊远志,不慕容贵。又如李白的《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淅,绿艳恐林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写孤兰虽被野艾莠草所埋没,仍一枝独秀,临风而卓然挺立,表达了诗人感慨知音难觅的寂寞心情。还有(宋)王令晓《蔬兰》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宋)苏辙《幽兰花》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都是描写兰花高洁品质的。
3、竹: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4、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寄寓了诗人的精神品质。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5、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等。莲荷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
①爱情之花:由于莲荷中:“莲”与“怜”,“荷”与“合”“和”,  “藕”与“偶”,“芙蓉”与“夫容”,“芙蕖”与“夫去”等,都是谐音相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都是跟爱情有关的。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这里“莲子”即“怜子”,“青”即“情”,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孟郊的《怨诗》:“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以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
  ②君子之花: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③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④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
6、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周密《清平乐》:“一树香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  《红楼梦•红豆曲》:“滴不尽思相血泪抛红豆”等诗句,诗人都是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情人的相思之情和友人的眷念之情。
(三)动物类:      
1、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飞过时常常排成人字和一字,相隔两地之人或游子望着空中飞过的雁阵常常会引起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唐人赵嘏gǔ  《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李清照《一剪梅》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的,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表示爱情忠贞不渝的:王绩的《古诗六首》“来去双鸿鹄,栖息两鸳鸯”,崔液的《拟古神女宛转歌二首》“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等。
2、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借杜鹃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鹃啼”,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西。”李白笔下起句中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3、燕子:古书中的燕子,单名“燕”,叠名“燕燕”,另有“燕乙”、“玄鸟”、“元鸟”、“乌衣”、“朱鸟”、“天女”、“神女”、“游波”“莺鸟”等共十五余种名称。因此燕子成为诗人们经常用到的意象。
①表现春光的美好,惜时、伤春的: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周紫芝《蝶恋花》“燕子不飞莺不语。满庭芳草空无数”。
②表现爱情传达相思的:古诗十九首里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
③表现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
还有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和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的,在这就不一一举例了。
 4、寒蝉:我们都知道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虞世南更有一首咏蝉名作:“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
(四)自然景物类
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再如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类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如杜甫的《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又如刘长卿的《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白云也往往与隐者联系在一起,南朝时,陶弘景隐居在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赋诗作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从此白云与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如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云还有征漂泊不定,去国怀乡,勾起羁旅情愁的,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去思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喻世事人事虚空变化无常的,如王维的《酌酒与裴迪》“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杜甫的《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等。
5、夕阳残照: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照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白的《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代的杨慎《说秦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都以夕阳怀古,充满历史沧桑感。
古人还常用夕阳写相思,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范仲淹的《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等。
 三  、取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很多,以上介绍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见寓意。还有很多意象,其实,不少意象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为了恰当地表达既定的立意,我们就要选取适当的物象。意象的选用是为了形成意境。这种选取自然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意象的不同选取所取得的艺术效果也有极大的不同,意象的合理选取也自然是诗人创作能力的直接体现。那么怎么来取象呢?  
第一,取象要紧紧围绕立意,以意统象。取象,对各种物象要有所选择。实际的景象物象很多的时候,就要精选,依据立意或意境的需要和各种物象的特征来选择。取象要选取最能表现思想,最富有代表性一些物象创造意境以达意,使之适合表现诗的中心。不要选取与达意无关的物象,以避免取象杂乱,削弱了诗词的中心。优秀的古诗词中没有此种情形,因此无法举例说明。
        取象紧紧围绕立意,取有代表性的物象,前面讲的十种物象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依据利益的需要恰当地选取。围绕立意取象,可能有三种情形:一是正向取象,写乐情取乐象,写哀情取哀象;一是反向取象,写乐情取哀象,写哀情取乐象;一是一般取象,无所谓哀乐,或衬托,或对比,等等。
          取有代表性的物象,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很突出的例子。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联选取了“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等红军多处历险激战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表现了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的大无畏精神。
          第二,取象要善于想象。写诗词,如果从自然中取象,但实际景物不一定能满足立意或意境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经常要想象一些景物添加到创作的意境当中去,使意境更加圆满,适于达意。这种情形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有的诗词中的物象完全是想象的,是虚构的,这是把物象理想化的联想、虚构。         
诗中的物象有的是现实的,有的是创设的,有的是现实的和创设结合的。毛主席的《蝶恋花》的意境是现实的,但更偏重于创设。“我失骄杨君失柳”,这一句是典型的现实与创设的结合。杨,是指杨开慧;柳,是指柳直荀。这是两位现实中的人,不过杨柳并不仅指眼前的人,同时又指杨、柳的忠魂形象,这是想象,是创设。“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更是想象,是创设。诗词中的物象更多的是眼前的景物,现实与创设的结合也是眼前的景物与想象的结合。为了达意,有些是意象是虚构的,当然,这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
          第三,取象要善于联想。联想是把不同的但有相似点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以满足表达的需要。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的取象就是机敏睿智的联想。这首诗的立意是很清楚的,即写曹植自己受到曹丕迫害这种兄弟相残的关系。立意之后,要取象。取什么象,是关系到能否恰当表达立意的关键,因此曹植在被威逼,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形下,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选择了豆与豆萁为象,写出了这样流传千古,妇幼皆知的绝妙好诗。这首诗能够打动人心,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取象绝妙。豆与豆萁同根生的关系,与兄弟同父母的关系太相似了,简直就是完全相同,这个取喻类比是再恰当不过了!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恰当的绝妙的取喻类比使这首诗大获成功。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诗,取象的恰当太重要了,而恰当的取喻类比更是绝妙无比。
          第四,取象要寓有深意。诗词中取象一般是起衬托、烘托写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作用,但有的是其深化诗意的作用。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溪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首诗取象“飞桥”“野烟”“石矶”“清溪”“渔船”“桃花”等等,分明是取意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样这首诗就有了深深的意蕴。“桃花尽日随流水”这分明是应该接近桃花源了,可是还是找不到桃源洞,这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呢?这桃花源到底有还是没有呢?桃花源是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世界,既然这么接近了,还是找不到,那么这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世界,世间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呢?这个问题提得多么尖锐呀!很显然,由于取象的原因,使诗意更加深刻了。
            第五,取象要面向大众层面。社会的最大群体最能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我国自古以来,社会的最大群体人民的生存、生活状况最能反映社会的本质。我国古代具有伟大深远意义的现实主义诗作都是描写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王粲的《七哀诗》,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白居易的《观刈麦》,李绅的《悯农二首》等等,流传久远,为世所传唱,其意义是深远的。由此,可以说,写诗取象面向社会基层,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反映社会的本质,才是最有意义的。
今天的课就到这,谢谢同学们的收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3-29 10: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