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6|回复: 0

[四期班讲义] 星光诗校四期班第1章​ 律诗的对仗 第四节 义对和律诗对仗变化的技巧-讲师亚伯阳

[复制链接]

200

主题

3518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869

表演奖(铜)2表演奖(铜)最佳情侣(铜)最佳情侣(铜)2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最佳杀手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2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律诗的对仗
第四节 义对和律诗对仗变化的技巧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继续讲对仗。上节课我们讲了律诗对仗的几种形式和修辞方法上的对仗。从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可以看出,对仗理论讲究: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实际上有大量的特例,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诗词中有词性、结构不对应的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半对仗、半不对仗的现象。一般也称之为义对。下面我就来讲讲义对。
一、义对
那么到底什么是义对呢?所谓的义对指的是只重其义而不拘其词性。词性是现代汉语的概念,古人是不可能这样学习汉语的。大体上说,古人只论实词、虚词。名词为实词,其它都是虚词。义对的“义”为字义、词义。可延伸到字意,词意,句意。义对之“对”有两层意思。主要是成双结对的“对”,但亦包含“不同、相对”之意。
义对是用“义”构成匹配。这里说的匹配,就是义对上下内容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目的。
比如: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一别后==十年间”写的是别离。
  比如:唐杜甫《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几时到==秋水多”写的是怀念。
  此外,强调“不同”是避免合掌,比如“神州振奋/华夏腾飞”其意十分近似,就浪费诗句了。
  故“义对”是以“意义”构成“对儿”,有着共同的目的,但上下意思不能合掌。
  我们不妨这样归纳:格律诗中的义对是对偶方法的总称,所有的对偶都可以归根于义对。只是诗人们在义对的前提下更追求字面上的匀称和对应,讲究词类,甚至讲究结构。于是就有了所谓工对和宽对。
  再举一个例子:
 唐李白《听蜀僧濬jùn 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一挥手==万壑松……。它们构成一对儿,共同描述弹琴的状态和效果。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为别==万里征……。它们构成一对儿,共同构成将隔万里的壮别。
 义对在意思上构成匹配,而没有拘泥词性,当然绝不是任意而对,虽不拘词性,却是有章法而依。具体有这样几种表现:
 1.义对中必有工对的部分。比如“一挥手==万壑松”之中的“一、万”。如果是“常挥手==万壑松”就不行了。
 2.句子的一部分采用了义对,另一部分最好就要讲究词类,尽量追求工整。
 3.义对多应用在偶句的最后三个字。
 4.对于近体律诗,两个对偶句,其中一个有义对(多出现在颌联),另一个最好就要工对(多出现在颈联)。
这个大家有时间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例子,看看是不是这样。
二、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
王力先生说过:“关于对偶,我们不要光看见古人求同的方面,还要看见古人求异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那么,在律诗的创作中如何运用好对偶句呢?在这里我们就列举几种律诗对仗的变化技巧,希望对以后同学们的律诗写作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1.时空交替:即一句或一联从时间入手描写,另一句或一联则从空间入手描写,以增强表达内容的变化。如:
    ①浮云一别后(空间),流水十年间。(时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②十年尘土青衫色,(时间)万里江山画角声。(空间)(陆游《晚晴闻角有感》)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空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时间)(王维《山居秋暝》)
    ④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空间)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时间)(李商隐《隋宫》)
    以上的“浮云一别后”、“万里江山画角声”句从空间角度写,而“流水十年间”、“十年尘土青衫色”句从时间角度写。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联从时间角度写,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联从空间角度写。时空两个角度相互映衬,从而拓展了诗句的表达内容。
2.动静有序:即一句或一联写动态,另一句或一联则写静态。如:
    ①祖帐连河阙(静态) ,军麾动洛城。动态(杜审言《送崔融》)
    ②孤城背岭寒吹角(动态),独树临江夜泊船。(静态)(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
    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动态)。(王维《山居秋暝》)
    ④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xian。(静态)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动态)(柳宗元《岭南江行》)
    以上各例中都是一句描写动态,如“军麾动洛城”、“孤城背岭寒吹角”,而另一句则着力渲染出静的境界,如“祖帐连河阙”、“独树临江夜泊船”。或一联描写动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而另一联则描写静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两句或两联一动一静,自可相映成趣。
    3.视听转换:在律诗中,视觉与听觉是构成对偶句最常见的感觉形式,当然也可以用味觉、嗅觉与触觉等。如:
    ①闭门向山路(视觉),深柳读书堂。(听觉)(刘昚虚《阙题》)
    ②长乐钟声花外尽(听觉),龙池柳色雨中深(视觉)。(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③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视觉)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听觉)(杜甫《春宿左省》)
    ④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听觉)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视觉)(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以上一句写听觉形象,如“深柳读书堂”、“长乐钟声花外尽”,另一句则写视觉形象,如“闭门向山路”、“ 龙池柳色雨中深”。或一联写听觉形象,另一联则写视觉形象,如“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为听觉形象,而“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为视觉形象。视听结合,声色相映。
    4.宏微对比:对偶句中,一句着眼于宏观或多数,从大场面描写;另一句则着眼于微观或少数,从小场面描写。如:
    ①山川乱云日(宏),楼榭入烟宵(微)。(陈子昂《春日登九华观》)
    ②海内存知己(微),天涯若比邻(宏)。(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越国旧无唐印绶(宏),蛮乡今有汉衣冠(微)。(许浑《朝台送客》)
    ④星河似向檐前落(宏),鼓角惊从地底回(微)。(元稹《以州宅夸乐天》)
    以上为宏观与微观之变化,有镜头远推近拉变化之妙,增强诗的灵动性,调动读者思维。
    5、数字巧对:在同一联的对偶句中,虽然只有寥寥的几个数字,却能变化无穷,使人得到极大的趣意。通过数字的对比,使语句开合有度,以增强语言张力。如:
    ①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沈佺期《铜雀台》)
    ②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崔曙《奉试明堂火珠》)
    ③六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题灵祐和尚故居》)
    ④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⑤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以上句中“一旦”与“千秋”、“ 双月满”与“一星孤”,“ 六时”与“几日”、“ 一身”与“万死”、“ 六千里”与“十二年”、“ 万里”与“千家”都是以意象数目形成强烈的反差效应,以抒发诗人某种特殊环境下的情感。既可使句式显得格外工整,又令人爽心悦目。此外,诸、众、独等字均可作为数字用。
    6.情景分述:即一联侧重描写景物,另一联则侧重于抒发情感。但上下联应尽可能有所变化,要力免“合掌”之嫌。如:
    ①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托左省杜拾遗》)
    颔联写在朝为官的平时之景象,颈联写向老友倾吐内心之悲情,节奏也所有改变。
    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颔联写岸上与江面之景,颈联则是失意、潦倒的之恨。
    ③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色,御苑砧声向晚多。(李颀《送魏万之京》)
    颔联写别时及别后的孤独、冷清之情,颈联写友人路上、赴京之景。
    ④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颔联写舟中生活之情,颈联写异地逢秋之景。
    7.虚实相生:即一句或一联写虚,另一句或一联写实。如:
    ①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实)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虚)(上官婉儿《彩书怨》)
    ②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虚)
      大漠兵无阻,穷边有客游。(实)(张乔《书边事》)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虚)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实)(崔颢《黄鹤楼》)
    ④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实)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虚)(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此四联中①④颔联写实,颈联写虚;②③颔联写虚,颈联写实。虚实结合,相映生辉。
    8.行云流水:即流水对。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如同流水般一气呵成。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关系,但位置不能互换。如:
    ①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④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流水对使句子转换自然流畅,形式活泼多样,又能提高遣词炼句的能力。
9.虚字奇趣:在古今律诗中,将文言虚字“之乎者也矣哉”嵌入联,若运用的恰到好处可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孙德谦在《六朝丽指》中指出:“对句之中,亦当少加虚字,使之动宕。”我们借以说成虚字对。因为虚字没有实义,所以一幅联中不可能全是虚字。主要是说虚字在律诗中,上下对偶,妙趣横生,又无形中增加了对偶句的古典韵味,亦不失化平淡为奇趣之一法也。如:
    ①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杜甫《峡口》)
    ②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③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关故依然。(苏东坡《书普慈长老壁》)
    ④日之夕矣归何处,天有头乎想什么。(聂绀弩《代答周婆》)
    ⑤老夫耄矣人谁信,微子去之迹悲哀。(聂绀弩《寄高旅》)
    10.色彩鲜艳:即以颜色词入对,能使诗句优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
    ①绿奔穿内水,红落过墙花。(韦庄《延兴门前作》)
    ②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岑参《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③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韩愈《送桂州严大夫》)
    ④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白居易《西湖留别》)
    11.叠字连用: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叠字在对偶句中的地位不可忽视,而且应该是联中的精华所在。运用的好,能大大增加诗的品味。如:
    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
    ②稍促高高燕,微疏的的萤。(李商隐《细雨》)
    ③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杜牧《早雁》)
    ④远树依依如送客,平田漠漠独伤春。(李嘉祐《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
    前面几课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律诗对仗的基本知识,讲了对仗的含义、功能、种类和技巧。但文无定法,我们要灵活掌握,力求“中律而不为律所缚”, 写诗是一种文学积累的结果,没有捷径,只有多学多读多看古人的优秀作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只有我们的内涵丰富,肚里有了墨水,才有东西可写,才不会一写诗词就碰壁撞墙。
作业:
1、将我们学过的工对、临对、反对、半对、借对、自对、流水对各举一例。(不允许举讲义中的例句)

2、说出下列诗中那句对仗?采用了那种变化技巧?

一川撩梦雨,六载动情人。(时空变幻)
命荡风云里,心平日月间。(动静变化)
石溪水溅千声脆,云岭松遮一色鲜。(视听转换)
露水有缘成苦酒,霓虹无故化长绳。(宏微)
桌上酸甜堪品味,人生红绿费猜疑。(情景)
悒悒黑煤洞,森森白骨堆。(虚实)
却叹凡间子,难持自在身。(行云流水)
几许文章一场梦,三千学子半生缘。(数字)
醉矣湖中景,悠哉画里人。(虚字)
叶翠翻波出韵语,花红留梦入娇颜。(颜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4-27 18: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