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7:47 | 只看该作者 
 
 
H组诗友:作者:痴心词哥 
 
《五律——怀古》——题目最好写上“某地怀古”比较好些。 
远纳万山色,独吟临暮秋。——以景起笔。 
风来松影动,天逗鸟声留。——这一联承了“临”字是不错,写的是眼前之景。但从“怀古”角度上说是浪费啦,这是两句与古无关的实景。 
谁记征人梦,维存大将谋。——这联不错。需要注意一下的是两联的句式结构雷同了。 
千秋征战地,最数我徐州。——“征”字,两次出现,放在同样位置,当避。 
 
一苇点评: 
词哥题目可以叫“徐州怀古”或者“九里山怀古”什么的,但关键是“怀”的内容其实没出来,空了。 
问题的核心在颔联,如果把颔联动一动:云如旗影动,风似角声留。——这种带有军事色彩的联语便把你临暮秋看到的景色与你要怀之古结合了起来。 
结句“最数我徐州”本身是很不错的结尾,但前面没有相关的描述,什么数徐州呢?而且五律从风格上说,宜古雅,“最数我徐州”这样的句子太过口语话,与全篇格调不符。请词哥再斟酌一下?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7:50 | 只看该作者 
 
 
H组诗友:作者:痴心词哥 
 
《七绝——燕子楼怀古》 
无奈英雄成白骨,梦魂应不到江东。 
画眉人远楼尤在,回首斜阳送暮鸿。 
 
一苇点评: 
诗意本身不错,但问题是燕子楼是唐朝关盼盼的故事,而英雄、江东什么的,似乎与项羽虞姬相关,有点跑了。。。 
 
但词哥完成两首作品,赞一记!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8:00 | 只看该作者 
 
 
D组诗友:作者:亚伯阳 
《七律——怀念小兵张嘎》 
北国江南鱼米丰,白洋造就小英雄。 
调皮竟撼芙蕖浪,稚气犹追柳絮风。——通篇都是现代口语,那么“芙蕖”就显得很奇怪,如同你一身哈嘻侉裤却弄了双花盆底的鞋一样。“荷花”“芙蓉”都可以。 
苇荡捉奸枪本木,炮楼点火志如虹。——“捉奸”在这里是抓汉奸的意思吧,但容易有歧义,可以换个没歧义的吗?  
而今争议钓鱼岛,可叹昔人皆做翁。——结句收得比较勉强。 
 
一苇点评: 
小兵张嘎似乎难以算“古”,我觉得以“怀古诗”来考量,此作有点问题。这个只能算“前”,忆前人,叙前事,抒己情  
整体来说,伯阳写律是没啥问题了,期待你能在精致、古雅上更进一步!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5# 
  发表于 2014-5-29 21:36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5-29 18:00   
作者:亚伯阳 
《七律——怀念小兵张嘎》 
北国江南鱼米丰,白洋造就小英雄。  
 
怀了半天一朝分娩还不古  |  
  
 
 
 
 
 |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6# 
  发表于 2014-5-30 00:21 | 只看该作者 
 
 
亚伯阳 发表于 2014-5-29 21:36   
怀了半天一朝分娩还不古  
 
 重怀吧 |  
  
 
 
 
 
 |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09:16 | 只看该作者 
 
 
亚伯阳 发表于 2014-5-29 21:36   
怀了半天一朝分娩还不古  
 
看不出来你西装革履的,还有这个功能。。。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8# 
  发表于 2014-5-30 18:04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5-30 09:16   
看不出来你西装革履的,还有这个功能。。。  
 
党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  |  
  
 
 
 
 
 |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23:39 | 只看该作者 
 
 
A组诗友:作者:一路向北 
《七律——叹稼秆》 
青徐千里起狼烟,自古英雄出少年。——壮岁旌旗拥万夫! 
跃马轮刀气吞虎,挑灯试剑夜难眠。——对仗... 
郁孤江冷空对月,大内歌喧随拨弦。——抒情议论,对仗。。。 
可恨廉颇不能用,徒留谏册几多篇。——廉颇与结句不合了,廉颇又没留誎册,以他喻稼秆不是很合适,至少这个句子不够顺畅。 
 
一苇点评: 
此作一半的篇幅化用稼秆词句,怀人忆事,后半篇抒情议论,感觉是对的。问题有二: 
1、对仗不工,特别是三字对仗,要下点功夫; 
2、结句用廉颇之典为喻,但情况不同,喻得不大准确,当酌。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22 | 只看该作者 
 
 
A组诗友:作者:如血残阳 
《七律——赞贾谊答鬼神事(新韵)》 
 
欲为苍生谋鬼神,不辞千里定国心。——“为苍生谋鬼神”?你想奏啥?就答鬼神事来说,“定国心”无限拔高了。 
文韬武略洛阳士,远瞩高瞻文帝臣。——这联是靠谱的。 
河海缘沉铜臭澈,民族因祭祖先仁。——民族因祭祀祖先而变得知仁?不逻辑,理短了。况且出句即使解释为“河海因为将铜臭沉淀下去而变得清澈”,也还是十分勉强与难懂。况且这一联整体与上联没什么瓜葛。 
义山怎解此深意,波静全凭如意针。——“如意针”是指贾生定国之策么? 
 
一苇点评: 
此作属于怀古事力求出新的,正应了讲义中提到的“求新不要立异”之说。作品是借着李商隐的《贾生》发挥,批评李商隐未解贾生向文帝奏对之意,赞了贾生捧了文帝。创作中求新是好的,但如果与史实或者一些已有定论的东西相左,就一定要有充足的依据。比如此作最本源的根子在贾生奏对,事实上这一次贾生入朝在宣室面君,说的确实是鬼神的事儿。就此事来说,李商隐对文帝的讽刺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是有道理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李商隐这一首诗就全面认为贾谊一辈子不得志,文帝不识英才是个昏君。事实上文帝是西汉早期数得着的明白皇帝,他不是一般的明白,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文帝堪比康熙的;而贾生,以他33岁的寿命来看,他提治国方略的时候不过二十多岁,试想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的建议,就是在大一点的公司里还不一定能完全被采纳呢,何况治国?而且文帝还真的采纳过他的一些建议,综合起来说,贾谊在同龄人里算是运气不坏的啦! 
扯远了,回到诗上来,残阳此作我建议把题目改成“赞贾生”之类,把题目中“答鬼神事”去掉,从说一件事变成说一个人,那么就大体合适了。颈联是怎么都得动动的,现在这个太勉强。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36 | 只看该作者 
 
 
A组诗友:作者:七色阳光 
《七绝·端午怀古》 
牢骚谁个不曾发,何故屈原千古夸? 
流放衷心牵国土,舍身赤胆赋怀沙。 
 
一苇点评: 
阳光是睢宁人么?起句的“谁个”是不是念“hei(第三声)个”?  
作品是问答式的,以“牢骚”起笔,承以屈原,等于说屈原实际上是在“发牢骚”,这个不大合适。他对政治上的不满不是简单的牢骚。 
后两句是对“何故”的回答:流放了还衷心牵念国土,舍身许国,赋《怀沙》自沉。 
以形式来说,这种问答是不错的;以事来说,问与答的内容都是合铆的,是正确答案;但如果后两句或者末一句中能有所总结或者感慨,加入作者的想法,就更好了。 
 
(这连着两首诗,引着我又重读了一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谢谢了!)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9:47 | 只看该作者 
 
 
B组诗友:作者:为情 
 
《七绝——端午悼念屈原》 
又到端阳品粽时,食材丰富各争奇。 
离骚屈子成终古,今日繁荣寄悼思。 
 
一苇点评: 
起笔以端阳吃粽子,点明时节,原无不可;承句就主题而言,应该顺着“端阳”往下走,引入屈原,而不是顺着粽子往下走,引入食材(你是悼念屈原不是《舌尖上的中国》),就是扣题不紧了;于是第三句屈子的出现便显得略有突兀,因为前面没有铺垫起来;结句以今日的繁荣寄悼思,也没有真正写到“悼念”上。所以整体来说,写成了《粽子随想》。 
建议以后在构思时能更加贴近主题就好了。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09 | 只看该作者 
 
 
C组诗友:作者:小桥流水 
《七绝——息妫》   
沉鱼落雁桃花妒,为保夫君且苟身。 
异地夜寒心愈冷,听风望月独伤神。 
 
一苇点评: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流水此作让人想起了这位遥远的绝世美人。乱世美人命运多舛,往往容易引发后人的同情与叹息。诗中“且苟身”不顺,没这么说的,意思应该是委曲求全之意,但文字还得再斟酌一下。 
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写出感慨,感觉上七律只写了一半的样子。咱们说过,怀古诗应该有思古事、忆古人、发己思,没有“己思”便成了人物传记。其实司马迁替人作传的时候还会加几句“太史公曰”呢。。。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0:11 | 只看该作者 
 
 
| 本期作业交得很少,一共8篇作业,其中痴心词哥独交两首,赞一记!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6# 
  发表于 2014-6-8 08:05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6-7 20:09   
作者:小桥流水 
《七绝——息妫》   
沉鱼落雁桃花妒,为保夫君且苟身。  
 
非常感谢一苇老师的点评   入骨三分   酣畅淋漓   叹服  undefined |  
  
 
 
 
 
 |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11:30 | 只看该作者 
 
 
小桥流水 发表于 2014-6-8 08:05   
非常感谢一苇老师的点评   入骨三分   酣畅淋漓   叹服  
 
流水客气了,你选的主题很赞的!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8# 
  发表于 2014-6-9 06:58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6-7 19:22   
作者:如血残阳 
《七律——赞贾谊答鬼神事(新韵)》  
 
老师辛苦,感谢悉心指点。上茶undefined |  
  
 
 
 
 
 |  遭逢名利前尘死,巧遇诗词后世生!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2:29 | 只看该作者 
 
 
如血残阳 发表于 2014-6-9 06:58   
老师辛苦,感谢悉心指点。上茶  
 
 
我看你的诗,顺手翻出《史记》来看了下《贾生列传》,捎着连后面那谁的“屈原”一起再学习了一遍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20# 
  发表于 2014-6-9 15:30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6-8 11:30   
流水客气了,你选的主题很赞的!  
 
undefined谢老师 |  
  
 
 
 
 
 |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21# 
  发表于 2014-6-9 16:55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6-9 12:29   
我看你的诗,顺手翻出《史记》来看了下《贾生列传》,捎着连后面那谁的“屈原”一起再学习了一遍  
 
嘿嘿!是的,我应该写前,也复习一遍,可能会感受不同! |  
  
 
 
 
 
 |  遭逢名利前尘死,巧遇诗词后世生!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31 | 只看该作者 
 
 
如血残阳 发表于 2014-6-9 16:55   
嘿嘿!是的,我应该写前,也复习一遍,可能会感受不同!  
 
正经要写这类作品,下笔前必须要复习一下相关史料的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23# 
  发表于 2014-6-10 20:34 | 只看该作者 
 
 
《七律——端午怀屈子》 
 
持觞泰岳向天问,屈子千年意奈何。 
 
一曲离骚成绝唱,满腔忧愤结沉疴。 
 
有心报国忠君主,无力回天赴汨罗。 
 
自古圣贤难得志,唯将薄酒酹长河。 |  
  
 
 
 
 
 |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22:45 | 只看该作者 
 
 
A组诗友烟岚一抹 发表于 2014-6-10 20:34   
《七律——端午怀屈子》 
 
持觞泰岳向天问,屈子千年意奈何。  
 
作者:烟岚一抹 
 
《七律——端午怀屈子》 
 
持觞泰岳向天问,屈子千年意奈何。——起笔的“泰岳”很宏伟,但似乎与主题无关。 
一曲离骚成绝唱,满腔忧愤结沉疴。——但“离骚”本身是个动宾结构;忧愤,是联合词组。 
有心报国忠君主,无力回天赴汨罗。——“忠君主”太白了,对句不错。 
自古圣贤难得志,唯将薄酒酹长河。——收得很漂亮! |  
  
 
 
 
 
 |  经斧刻,历沙埋, 
扶冰踏浪展襟怀。 
何须人悦铮铮骨, 
且自临波顾影来。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25# 
  发表于 2014-6-10 23:18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6-10 22:45   
作者:烟岚一抹 
 
《七律——端午怀屈子》  
 
谢谢老师赐墨点评,辛苦了undefined |  
  
 
 
 
 
 |   |  [tr][/tr] 
 | 回复 支持 反对 [url=]举报[/url]  
 
 |   |  |  
  
 
 | 26# 
  发表于 2014-6-11 21:03 | 只看该作者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6-7 19:36   
作者:七色阳光 
《七绝·端午怀古》 
牢骚谁个不曾发,何故屈原千古夸?  
 
老师辛苦undefinedundefined谢谢老师 |  
  
 
 
 
 
 |  [tr=rgb(235, 242, 239)][/t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