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楚虞 于 2014-12-25 23:42 编辑
一个季节地轮回,有着天地间无以言说的奥妙。立秋刚过,酷热便已渐次褪去。在凉风拂面安静的午后,想起一些与秋相关的过往,心头自然而然有一抹清凉划过,惊起一点微澜。在秋天,有桂花,秋海棠,等等花卉,这其中还有即将在霜降时节灿然盛开的菊花。
2006年12月14日,全球同步公映了一部国产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的片名它取自于唐末时代一位盐商在科举考试落榜后愤笔写下的诗句,诗名为《不第后赋菊》 ,诗有四句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的作者叫黄巢,数载以后他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当时并没有因为落第而沮丧、哭耗、自愧才薄。而是非常趾高气扬、野心勃勃写下这样千古流传的诗篇。公元875年黄巢发动唐末农民大起义,起义军高举“均平”的政治口号,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一页。
盛世唐朝走到末路,昔日的盛景已成为过眼云烟,万里江山在风雨中飘摇、凄凉。乱世滋生一大批忧国忧民的大才子,他们日夜愤笔疾书,为民请命,其实他们心里非常清楚,那些醉人的诗篇,怎么也不可能代替金戈铁马,拨云见日,他们的赤子之心最后都无可奈何地揉碎在一张张菲薄的纸稿之上,以极不优雅的姿态,恋恋不舍地抛弃在岁月风尘里,渐吹渐远,渐远渐无涯。许多年以后,人们把这些爱国诗篇陆续收集在一起并且冠名为,爱国名篇。而对生活在那个时代一些野心勃勃的人而言,乱世是茁壮成长的温床。别样纷乱,嚣烟迷漫的土壤给黄巢提供了施展抱负的机会。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给了黄巢带领的农民兄弟揭竿而起的理由和勇气。
这个时候的黄巢,有没有记起曾经以饱满的深情,对菊花许过的承诺,人们不得而知。后来,人们从史书零碎片段里找到点墨,慢慢拚凑断续的影像中明了,动乱时代,长久以来郁积的绝望,真会使那些有着远大抱负的人们像蝶一样破茧而出,尽管他们各有各的目的,而这些个人目的也可能并不单纯。不可否认他们有一点是绝对相同,他们需要改变现状,过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
他是那么热爱菊花,爱得霸气、赤裸裸又诗情画意。晋陶渊明独爱菊,那是文人在他的理想国度里且歌且舞。黄巢爱菊,爱得热血沸腾,爱得用尽生命,他甚至这样深情,豪气干云地对菊花说:“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我想,当年他要是推翻了大唐,肯定会建立一个推崇菊花的国度。
黄巢以诗为鞭,立笔为剑,逐鹿沙场,任凭自己奔腾的狂心在唐末点燃冲天大火,轰轰烈烈得把唐朝那点仅存的羸弱王气化为灰烬。黄巢,骄傲地拉开历史的帷幕,却在不被人接受与关注的情况之下,悲哀地谢幕。在黄巢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五代十国的各路贩夫走卒,英雄豪杰纷墨登场,原本凄苦的人们变得更加痛苦不堪。
黄巢的一生的确没办法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较。他终生爱菊,却又不似菊花那般清高离俗,隐逸坚忍。在黄巢看来,菊花之美,百花难同,菊花不单是独立寒秋,它更应该像桃李牡丹那样占尽春光。
诚然,各花有各花的好,各花入各眼,我们也就不必再费尽词章与口舌。所有人立身于世,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对喜欢事物的独特论调。总之在千年以后,他这首曾经悄然淹没在元白苏辛,李杜韩柳等等文人墨海的咏菊诗为当代大导演张艺谋提供了创作灵感,如果他泉下有知,也应该满是欣慰。和平年代的娱乐不能完全展现类似于黄巢当年追名逐利的疯狂,但至少人们会因为这部电影念想起黄巢,想起他以诗言志,并把自己的远大理想,惊人地扩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