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一苇一苇 于 2015-6-1 22:11 编辑  
 
2015-6-1第十七讲:【喝火令】 
  今天开始咱们一起学习几个比较有特色的中调词牌,以丰富大家的创作。首先我的感受是:中调比小令和长调都容易写,不信各位试试,你一旦写上了手,很快会乐此不疲的填中调。中调的字数差不多六十以上,九十以下,字数不算多却也不再那么少,你既可以实现小令的精致,又能感受长调的铺排,可以把词的情绪安排得更丰富,内容更多元化,同时也能感受各种不同字数、句式的创作,实现多种创作体验。 
  今天咱们先讲两个我个人比较偏爱的中调词牌【喝火令】和【行香子】。这两个词牌都不是特别的常见,远远没到“水”和“滥”的地步,真的有需要,填个这个牌子,还是不错的。另外这两个牌子形式都很规整,平韵到底,句式又富于变化,参差起伏,音韵优美。而且它们俩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叠句。【喝火令】下片的三叠句是灵魂所在,作品成功与否就看这里;【行香子】上下两结多用三叠句,至少也是三字小排比,写出来情绪饱满,韵味悠长。下面咱们就逐个来学习。 
  先说【喝火令】: 
喝火令 双调六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七句四平韵 
黄庭坚  
见晚情如旧 
仄仄平平仄 
交疏分已深 
平平仄仄平[韵] 
舞时歌处动人心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烟水数年魂梦 
平仄仄平平仄 
无处可追寻 
平仄仄平平[韵] 
昨夜灯前见 
仄仄平平仄 
重题汉上襟 
平平仄仄平[韵] 
便愁云雨又难禁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晓也星稀 
仄仄平平 
晓也月西沈 
仄仄仄平平[韵] 
晓也雁行低度 
仄仄仄平平仄 
不会寄芳音 
仄仄仄平平[韵] 
  调见《琴趣外篇》。  
  此词无他首可校。后段句法,若准前段,则第四句应作“星月雁行低度”,今叠用三“晓也”字,摊作三句,当是体例应然,填者须遵之。 
  这个牌子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处: 
  一个地方是上下片起拍处的两个五字句最好能对仗——还是那话,词的对仗不是格律要求而是形式要求,能对则对,不能对就算了不必强求。 
  另一是上面《钦谱》中的解释那句话,大家看明白没?这句话就是说:按照上片的结句,第四五六这个三叠句应该对应上片第四句,把一个“平仄仄平平仄”的六字句拆成“平、仄、仄平平仄”这么三块,分别安放到叠字的后面,连缀成句。 
  来首例词: 
  【喝火令·贺火舞师姐芳辰】作者:放歌的鹅 
  火舞烟花灿,风歌月色真。 
  漫吟新句向红裙。 
  云梦似曾良遇,遥见画中身。 
 
  落笔愁无酒,扬芳信有君。 
  但邀三盏自成文。 
  一唱松心,一唱影轻尘,一唱未求精绝,几盼共朝曛。 
 
 
  这首两拍的起句: 
  火舞烟花灿,风歌月色真。 
  落笔愁无酒,扬芳信有君。——对仗工整。 
  但下片的三叠句: 
  一唱(松)心, 
  一唱(影)轻尘, 
  一唱(未求精绝)——括号里面是要摊开的六字句:松影未求精绝。(大鹅这个摊得不是十分自然,但他是明白的) 
 
 
  现在我看到的大部分【喝火令】都并讲究这个摊开六字句了,就是三个叠字句,这样行家一看至少说你不讲究。反过来,你知道拆分这个六字句,甭管词填的好歹,人家都知道你是认真学习过词谱的。所以,该认真之处还是要细致些。 
  有关【喝火令】我读过一篇文章,要求狂苛刻!比如前面说的上下两句的6+5两句要遥遥对仗,这个我觉得有点过了。这个六字句,文中说这个三叠句的六字句,必须得是有典而出的,就是说要求翻用前人六字句。这种写法我也试过,麻烦在于你不可能找到正好与你通篇契合的那么好的成句,那么就只能以己就人,作品容易不流畅,出疙瘩。所以后来我自己写的时候,就不再找成句了。创作的时候,根据文中情绪先安排叠字部分,然后再拟六字句、拆分、组成新句子。 
  下面再献丑一首我的旧作供大家参考: 
  【喝火令——望梅】 
  绿萼星星绽,寒松郁郁葱。峭崖临壁谷山空。枯涧嵌冰凝雪,无路入瑶宫。 
  误我寻芳迹,同谁问曲终。紫箫三弄又濛濛。怕你沉沦,怕你醉蒙鸿,怕你一枝犹在,冷岸伴淙淙。 
 
 
作业:【喝火令】以《相聚》为题赋词一首,限词韵第二部 
 
 
2015-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