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7|回复: 2

2013-12-20《前贤词作研习》贺新郎 ·辛弃疾(主讲人:云灵子)

[复制链接]

313

主题

3387

帖子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9-22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贤词作研习》--贺新郎·辛弃疾(主讲人:云灵子)
       
只看楼主 发言
楼主 JENL 2013-12-20 11:10:27

中国铁血玫瑰赏析辛弃疾的【贺新郎】

【贺新郎】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我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词人词眼看词 】
古往今来,各种词评家,多以这首词的典故入手,大家多以熟悉,在此我不再复述,单从一个词人的视角,为大家解读这首词,不谈典故耳。因为中国文字几千年,文化传承有八千年,想必任何一个词都有很多故事,不足为凭,若有典故也是作者的文学,语言素养决定的,而不是罗列,直抒胸臆,发于自然。看似直白,内为涛雪。忘记典故,方为上品。
【甚矣我衰矣!】全词,起笔一个衰字,本句中心词也。谁衰,衰到什么程度。做出交代和感叹。一声长叹,直抒胸臆,开门见山。抒发英雄多少感慨和无奈。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第二拍,一个怅进而说明感叹的缘由,一字领三句,感由心发,自然而流畅。人生到此,友剩不多,尽皆故去。一种沧桑,凋零之心境状于笔端。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第三拍,一个空中,说明感叹的无效,无意义,只是徒发感慨而已,这是规律,自然界的法则谁都不能违背。垂发三千仗又将奈何,一个空字便以明了。紧接一个笑字,抒发作者的感叹和态度。既然不能回避,那么就从容面对。一份自信和从容,见与笔端。
【问何物、能令公喜?】 第四拍,一个问字起笔,引发思考,结在一个喜字,快蔚,开心,总归是人最高的诉求。过度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第五拍,上阕之高潮也,一个大回环笔势,跌荡起伏的胸臆喷薄而出。两句七言句,中间加一领字料,这是关键地方,增加语气,更增添一份自信,与豁达,为更为澎湃之势做了节奏,语意,的规定性准备,选字,不凡,相信没怎么练字,而是一种自觉的自然的词人心境反映。句式的用法却独具匠心,好技法。有往回起伏绵延不绝之美感。展诗词旋律之大美也。
【情与貌,略相似。】  第六拍,补充说明,蜻蜓点水,笔法从容,上阕收的自然。一个略字,颇见笔力,心性。为上句豪迈留有余地。中国人的美德哈,凡事有度,不可太过。
【一尊搔首东窗里。】 下阕,承接上阕,尾句之意,以倒装语序开始了,本来应该为词首的铺垫,下阕起拍七字,三个并列词组,落在一个里字,自然,贴切,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第八拍,一个想字,领三句。想者,思考也,回味也。开始悠然自得的流露,这里有个停云诗就,值得说一下,有人会问“云怎么停,你停个我看看,”这是个关键点,我认为,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根本不可与之言诗词耳,绝少浪漫主义思维,不可言诗词,或言不好诗词。
我还停月词成呢,哈。题外话哈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第九拍,一个判断反问句。实在强调一个独字,孤独,独自,寂寞也是一种美丽哈。对功名,如痴如醉者,难知其中妙滋味。
【回首叫、云飞风起。】 第十拍,一个叫字,惊天地,泣鬼神,惟稼轩敢用耳,这是真豪迈。你敢用那是鬼叫哈,前面云停,此刻云飞风起,稼轩之音雄浑也。对比强烈,暗合之意,非隔也。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第十一拍,对应上阕又起高潮,又搞车轱辘话,玩大回环,旋转笔意,荡气回肠落在一个狂字,结在一个语气感叹词,耳。此中豪迈顿现。将这首词推向最高潮。
【知我者,二三子。】结拍 ,似蹦擦擦,蹦擦擦,华尔兹哈。突然放慢节奏,降低音高,喃喃细语般结束全词。然此处却是作者最深处的独白和感叹,老而弥坚,弱中见强,达到最强大艺术表现效果。耐人回味,让人们不尽久久思量,这份怆然心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产生共鸣。

小结:这首词是稼轩名作之一,文辞写意大手笔。天地为画图,山川为笔墨,风云为吞吐,长调漫赋,壮怀激烈,千古文章耳。节拍流畅婉转深情,意象生动唯美豪迈。值得大家一读,故推荐耳。

【注解】
邑,指铅,山县,,辛,弃疾在江西铅山期思渡建有别墅,,心态流露带虎居所失火后,举家迁之。
此邑中园亭,指作者游历过的境内亭园。
仆,自成。
停云,停云堂,在期思山上。稼轩慕渊明,渊明有【停云】诗四章。其序云:停云,思亲友也。稼轩意在套用其旨,抒发对亲友的怀念。
甚矣吾衰矣,用典出自于【论语一述而—第七】: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五不复见周公。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典出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的秋霜。
问何物能令公喜:典出【晋书-列传第三十七-温峤-郗鉴】时王珣为温主薄,亦为温所重。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薄,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典唐太宗和魏征的典故,帝大笑曰: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一尊搔首东窗里。典出陶渊明停云诗:
罇湛新醪。园列初荣。
愿言不从。欢息弥襟。
霭霭停云。蒙蒙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蒙蒙。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江左沉酣求名者。典出苏轼和陶渊明之作,【和淘饮酒二十首】之一。
道丧士失已,出语辄不情。
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
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岂识浊醪妙理。典出杜甫的【晦日寻崔戢李封】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否。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回首叫、云飞风起。典出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语出【南史-张融传】:清淡名家殷浩说: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张融说: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知我者,二三子。典出孔子【论语】: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背景资料及网络词评参考】

【一】
正如本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 》“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考证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这里“只今余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 ,用以强调“零落”二字。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 ?”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两句 ,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 )可喜 ,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与李白《敬亭独坐 》“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 。以下“情与貌,略相似 。”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词的下片作者又连用典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把它浓缩在一个句子里,用以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这里作者又提陶渊明,意在以陶自况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 ”(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实际是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句法与上片“我见青山”一联相似,表现出了作者傲视古今的英雄气概。这里所说的“古人 ”,不是一般的古人 ,而是指像陶渊明一类的人 。据岳珂《桯史·卷三》记:辛弃疾每逢宴客 ,“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 ”。足见辛弃疾对自己这二联是很自负的。
结句“知我者,二三子 。”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依我个人看法,不妨视野扩大些,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实与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类似,同出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而他的闲居铅山,与陶渊明居“南山”之情境也多少有点类似。【转载】

【二】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历城)人。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绝不足以做辛弃疾的人生履历。我个人以为,在中国古代众多诗家学者中,他的一生最为轰轰烈烈。从小生活在金兵占领区的他,受到了祖父洗雪国耻的教育,也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社会苦难。他痛恨战争,却又不得不以自己的参战来寻求民族争端的解决。身形魁伟的他在战场上骁勇披靡,却受到了小人的排挤,不得重用。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就像当年的放翁一样,有志不能伸。幸而,辛弃疾不是个只晓冲锋陷阵的武夫,上天剥夺了他成就功业的机会,却开辟了另一个天地任他挥洒。手握巨笔的他照样呼风唤雨,涂抹人生。

  提起辛词,似乎总有“掉书袋”的嫌疑。其实,那也需要有“书袋”可掉,这正体现了幼安学识广博,且能融会贯通,因此才能驾驭众多生僻的典故。而且,这一评价并不能涵盖他的所有作品。比如他的《清平乐》,一派田园风光,其意趣之妙已超过陶潜,颇近天真了。所以说,稼轩词不拘一格,绝不至为典故所囿。前文所引的《贺新郎》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辛弃疾与生俱来的卓绝文笔。

  “甚矣吾衰矣!”若单看这几个字,则不免以为是老者意气衰竭之言,以此做为全词开头,似乎下文要一叹到底了。可是,这是辛弃疾的风格吗?一生耿介悲慨的豪雄之士岂能出此绝望之语?下面几句话给出了原因。“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原来如此,作者感叹的不是自己的日渐老去,而是知交渐少的境遇和落落无为的半生坎坷。为何缺少共饮的知己,只因自己太过激烈,活得太认真,对朋友难免苛求。也正因如此,自己处处受到压制,甚至不得驰骋疆场,报国建功,难道这样错了吗?作者在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审视和盘诘。仔细读来,这种悲观是诗人的悲观,这种寂寞却是英雄的寂寞。壮士暮年,想起早年怀才不遇的处境,不能不扼腕叹息,悲从中来。可是,再多的心事也已成过往,人生数十载匆匆若梦,历史已不可能再改写。该用何种态度去面对,诗人给了我们答案:“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前半生的缺憾已无法弥补,只能无可奈何任白发空垂,愁思暗悬。事实已是如此,陪上再多的心酸也无济于事,又何必对此做过多无谓的祭奠呢?倒不如“一笑人间万事”。这是诗人自解之语,我们读后却更觉其苦,若痛苦和微笑真的近如咫尺,诗人经年不散的愁绪又从何而来呢?所以,这个自我安慰并不成功,诗人自己也非常清楚,“问何物、能令公喜?”失去了“壮岁荆旗拥万夫”的年轻气盛,失去了“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征战年华,还有什么能让作者感到由衷的快乐?恐怕不可能了罢,作者也在思索着。于是,他找到了一个暂时的替代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这是本词的一个名句。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既然在人世找不到知音,或者,青山能洞悉诗人的心事吧。这是中国古代诗人常用的逃避现实的法门: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至于是否真能由此超脱,答案只有诗人自己知道。

  “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既然沙场点兵的梦想已成泡影,那么,干脆安心于另一种生活吧。像陶渊明一样,饮酒赏菊,悠然超逸,不知不觉中便已意至诗成,这样的生活该有多么惬意。想至此,诗人似已摆脱功名拘束。回想前半生的愤懑,恰似那些“江左沉酣求名者”,只顾皓首穷兵,豪气干云,岂不知自己并未悟到真正的人生境界。不饮“浊醪”,何知“妙理”?诗文到这里已是另一重天地,作者似已微醉,醉得超然洒脱,醉得与生俱来的豪雄之气冲溢而出,“回首叫、云飞风起。”多么轻松的一笔,却也写出了无比豁达的心胸。由这一句起诗的意境大为开阔,诗人的心境也完成了由悲慨转为沉静,再转为高蹈的灵魂历险,从此,再不受凡俗的羁绊和诱惑。我行我路,我写我心,便似庄子所说的大自由状态。此时,作者思绪纷飞,翩然不绝。兴之所至,喊出这样一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狂得至极,但也狂得有理,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诗人写出这句话便似水到渠成。更何况,这句话才更接近辛弃疾的性格。只有襟怀磊落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坦荡不羁的句子,这并非小看古人,只为抒发自己的情怀于万一。黄庭坚在〈〈定风波〉〉中曾写过这样的句子:“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相比之下,山谷诗中更多的是对古人的追慕,而稼轩则多了一份对自我的肯定。二者皆为不可多得的佳句妙品。写出这样的感受,诗人的心情已平复了很多,“交游零落”之惆怅顿减,只要有“二三子”能知我心也就够了。既然自己把一切看透,曲高和寡又有什么可在乎的呢?寂寞只是人生际遇的一种,若能及时自我开解,也就无所谓寂寞了。

  本词格高气盛,体悟深刻又用语清疏,满腔郁愤化若无痕,又字字深入人心,读完全词,这种感受殊为强烈。作为一个性情耿介的英雄,辛弃疾写诗也气魄非凡,并且毫不做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已达到了人诗合一的境界。读过辛诗全集的读者,当知我此言不虚。 (张羽飞)【转载】
赞 分享到 发言
       
回复
沙发芳華 2013-12-20 11:40:54

读的好,学习啦
       
回复
板凳琬琰 管理员 2013-12-20 13:42:00

读了N多遍,还是喜欢“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编辑  删除 回复
3#高天流云 2013-12-21 00:35:56

所论精辟!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系借用《南史.张融传》中”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一句。稼轩善论,可谓以文入词第一人,其陶冶经史、熔铸百家之为词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风浩浩,乾坤事了,吟啸归蓬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6

主题

83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153

冠军组奖章端午节纪念奖首届舞会纪念章哨蜜最佳写手(初)首届风云纪念章站长发帖先锋优秀会员待定

发表于 2014-10-1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子辛苦!{: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8668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934

首届舞会纪念章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初级水王2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灌水员发帖先锋

发表于 2014-11-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4-19 12: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