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42|回复: 2

[讲义资料] 151006词月第1讲:范仲淹苏幕遮赏析-蒹葭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1327

帖子

348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8
发表于 2015-10-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那今天晚上我要跟大家赏析的就是这首词了
时值秋日,就看看古人秋天是怎么写的,在秋天又是如何的。
说到古人写秋天的诗词,想到最多的估计也就是各种悲秋的啦,或者是借景抒情的啦
不过我每次啊,想到的都是刘禹锡的那首诗,不过总的说来呢,古人诗词中写秋的还是悲秋或者借秋说事的多些,质量也好些
毕竟诗人词人们感情比较脆弱敏感,这样的写来更易出佳品,今天就开课范仲淹写的苏幕遮吧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呢,我就不多介绍了,大家大概也都学过他的文章,岳阳楼记,这样的话,对于他大家也不会陌生,也知道他一生的追求为何了。
(淼师):范文正公,一代文学领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他人生之则,所以其余的也都不多说了。
那么今天这首词的词牌,苏幕遮,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个词牌名,以前不知道它的来历时就觉得这个词牌有点像是说一位美女半遮半露那种的样子。
你呢就只看的着她一半的脸看不见她的另一半脸这样的。
后来了解了词牌来历,才知道这个呀,是说一位高昌女子身着胡服,所戴的油帽。
而又有一种说法说是,取自一舞名,又名鬓云鬆令。
这个调只此双调,62字,用三纸韵,属仄韵啦。
那现在我们看词本身吧。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那么词分上下片,这首词,大家看完,很明显的分为上景下情格局了。。
首句碧云天黄叶地先写天上有云,地上有黄叶,这是从上到下描景
二句,秋色连波,江上寒烟翠。
这是写水面了,比黄叶地的视线要远一点了。
更远点的是下面的山映斜阳天接水,再远的是芳草,还在斜阳外。
这上片写景,写的很有层次,从上到下,由近及远,作文,老师不也是这样教的吗?
写景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随便的转换空间秩序,否则给人的感受是很凌乱的
(淼师):空间带动视角
而范公在这短短几句中,就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大很宽阔的视觉空间,所谓意境开阔也,真不负是胸怀天下之大公
此外,这上片还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颜色的运用
大家可以数一数,寥寥几句,碧,黄,翠。其实还有像是斜阳的颜色也该算在内。水的颜色,山的颜色。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山的颜色,可不止简单的一个绿可概括哦。
因为山起伏不定,那么绿的颜色也不会是一样的,是有深有浅有明有暗的。
(无香)视觉对主观感受的反衬。
水的颜色又是如何,近处自是碧波荡漾,当远处,接天处是如何呢?斜阳接水,照着水的颜色当是如何变化,这个大家想象的得来吧?
以及植物,草在近处远斜阳下等等的颜色是很丰富的
这个估计我不说出来,大家在读到这首词的时候也是可以想象的来的,只是可能会在分析词中颜色变化时会有忽略,不过我们知道此景色是很美的,但不过是有悲凉之美
(淼师)上片的颜色都为换头的“黯”字作铺垫,拖出一串抒情。
由着这空间变化颜色变化,自是因为视线所及之地点的变化喽
天,地,波面,山,等等,浑然一体,水天山相接相映。
我们说,这景色固然是美,但不要忘了这景色是秋天,已有寒凉的秋呀
波上寒烟翠,可不仅仅是写景物一体的,也是说环境是寒的
如此下片的黯乡魂的黯引出来也就不会突兀了,反而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黯乡魂,追旅思,这里原本的顺序该是乡魂黯旅思追
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有着撇不开的缠绕不住的愁思
此处的追字呢,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追赶追求之意,乃是缠绕萦绕的意思了
如此愁思乡情,如何睡得着啊
(淼师)旅思追着他不放的意思
只盼着有一个好梦能让我睡个好觉罢了
这就是下句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的意思了
而今夜不单睡不着,更有明月高楼
这高楼明月的象征意义,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思乡念人的嘛
这月明之夜可切莫于高楼之上一个人独自倚栏呀
为何?明月自李白的静夜思以来,思乡的象征便已是固定的意义了
此时本就是乡情浓浓,愁思不去,还要去登楼望月,只会更加重思乡情切了
那么,这愁绪就得排解呀,如何排解?古人最爱的酒就来了!
话说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排解法可不怎么管用呀
最后不单没有解愁,反而愁哀更深,化作相思泪了
记得上次给大家在分享钱惟演的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的时候,最后这主人公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了
(淼师)北宋词特有的真情,掷地有声
而范公的另一篇御街行里的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也是如此
(流云师)酒为情生,友情爱情亲情豪情柔情,一沾情就拿它说事儿。
(无香)相思之泪是乡愁注解
看样子,这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也不是万能的嘛
苏幕遮的大意就是如此了,现在我们再回头再来看看它
装的元曲,随意的翻了一页,是一首端正好,那首词就是这里的上片来的
哪位同学知道?发一下?
(淼师)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千年之约)〔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2,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对的,就是这个。用的范公这首苏幕遮的上阙
(淼师)这个端正好比苏幕遮差太远了
今儿个,我们既然不说御街行,自然也不会深讲端正好。在这儿提起端正好,是想提明这苏幕遮上阙写的好,艺术性高呀
上阙不单是写景了,也是有情的,毕竟这草木等等也都是有象征意义的嘛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总是会让人想起芳草蓁蓁王孙归兮等句子来
在看这首词时,我在芳草无情一句旁写了句离恨随春草,更行还更生
此处虽不是春草,但是秋草不是更添伤情吗
(淼师)芳草美人,一般作为文士德操的一种寄托
(淼师)芳草无情,是要枯萎了
将秋空秋陆秋水构成一副秋思图,所谓望尽绵绵芳草,不见故乡故人
此处芳草之意和上次的玉楼春芳草意是一样的,芳春时节原上的杂花野草
芳草无情,芳草枯萎,而且连绵不绝于斜阳之外了
一是阔宽视野,而也是体现主人公心情
下阙抒情,是层层递进,最后由黯然相思泪这样一个低潮结束
这也是学习写文章诗词时的一个技巧和要注意的地方
若是一个劲儿的往高了写,情绪倒是上去了,但是你可怎么下来呢?
(淼师)词情跌宕,一唱三叹,黯然销魂
这首词的思乡情切在最后一直是层层递进,但是情绪却不是一直高激着
相思泪,任谁读到此时,也不会再情绪高但乡情减吧?
如此一来,这情感抒发是落实处的,不是高居云端,虚无缥缈的。
现在很多朋友写诗词的情感其实,怎么说呢,说是没有情感,但是句句都是,说是有,但你确实读过不知情感在何处
总是感觉抓不住那种,很虚
(淼师)所以北宋从范仲淹开始,接晏殊、欧阳修三代词最接地气
所以才会有人批评这一类词是,无病呻吟之情,虚假装伪,没有情感
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句句都是情,但是却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感觉是在空喊
这就有点像说,哎呀,这里的风景真美呀,然后问你美在哪儿,但是你还是说真美呀,空喊了。
(流云师)古人空中传恨,今人恨中传空。
那么范公这首苏幕遮呢,结构就是上景下情,这是诗词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安排
(淼师)无病呻吟的风气一定要改改,从我做起
整首词写景开阔,辞藻虽丽但不繁杂,反而是恰到好处
写情微妙,多有温柔之感
家乡嘛,谁提到,都是一脸温柔喽
(淼师)士大夫受儒家思想颇深,因此作词常温柔敦厚,不见戾气
整首词,空间上是由上到下,由近及远,时间上是白天到夜晚,而时间是这首词的一个主要线索。层次分明。
(淼师)温柔敦厚,雍容典雅,贵而不骄——北宋士大夫词的风格
是一篇值得好好品读的佳品呀
好了,我就说这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473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923
发表于 2015-10-8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赏学。
樱桃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6

主题

83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153

冠军组奖章端午节纪念奖首届舞会纪念章哨蜜最佳写手(初)首届风云纪念章站长发帖先锋优秀会员待定

发表于 2015-10-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多发这样的赏析!问好樱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4-28 07: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