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视点杂谈] 蒋介石日记内幕

查看: 2239|回复: 4

[视点杂谈] 蒋介石日记内幕

[复制链接]

76

主题

68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練霓裳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066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0-2 1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03-16 湛广 江南醒客



听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吴景平先生的讲座,受益匪浅。其中重要的内容是关于《蒋介石日记》的公布过程与日记内容。之前我也读过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但这次吴景平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作为国内研究宋子文的权威,吴景平教授也第一时间接触了蒋介石日记和第一手资料,所以吴教授的研究和观点很重要。
2005年2月16日,蒋家后人与胡佛研究院共同宣布,同意把蒋介石和蒋经国日记暂存胡佛研究院50年,并把蒋介石日记逐年公开。蒋介石日记起于1917年,直到1972年患病时为止,长达55年,全部用毛笔行书工整地在日记本上书写而成。
从蒋介石日记,可以知道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蒋介石非常诚实,早年去过怡红院,这样的事情也毫不隐瞒写出来了。但是,蒋家后人将这些内容遮掉,以便保护蒋介石隐私。此外,蒋介石也喜欢骂人,除了陈布雷,身边其他人统统都被骂过,这些骂人的话也被遮掉。蒋家后人担心这些会破坏蒋介石形象,引起大陆人民的谩骂。吴景平教授说,大陆已经穷尽5000年来汉语所有骂人的词汇加于蒋介石身上,再骂也骂不出新花样了。
蒋介石日记中,多次提到跟中共高层例如周恩来夫妇等共进晚餐的情景,气氛友好融洽。吴教授说,幸亏日记是文革后才公布,否则那些跟蒋介石友好的中共大员都要被收拾得更惨。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发一兵一弹,一夜之间丢弃东三省,犬奔逃亡关内。很多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大骂蒋介石“不抵抗”,实际上,蒋介石日记记载,他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得知张二愣不抵抗的消息,此时为时已晚。而张学良还算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在晚年也对采访者宣称:不抵抗是我下的命令,不要冤枉蒋介石。
实际上,蒋介石是一个纯粹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所有的日记,开篇二字皆为“雪耻”,这样的写法,从1931年9月21日一直坚持到1945年8月15日,13年如一日,卧薪尝胆,不忘收复国土之决心。
吴教授说,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首要的精神是尊重历史,否则良心不能安稳。不尊重的历史的民族,还能尊重现实吗?还能尊重未来吗?它有未来吗?吴教授话中有话,你懂的。
吴教授说,那些研究历史的资深学者,都被蒋介石日记所震动,泪流满面。蒋介石日记中记录了一个崇高的爱国者,一个孤独的战士,如何用自己的肩膀独自承担一个民族的兴亡重任。当时,面对强大的日军,国民党内部高层分歧严重。除了蒋介石一人,其他人都是主和派,悲观情绪占了上风,人称抗日必败。尤其是国民党中央最高决策三人团(孔祥熙、汪精卫和蒋介石),孔和汪都是反对开战的。即便是孤身一人,蒋介石仍旧坚持要对日开战。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讲话之后,标志着蒋介石正式对日宣战。接下来蒋介石调集国军所有精锐,在上海展开了中日第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国军将士前赴后继,牺牲了33万多人,平均每天报销一个师。战争之惨烈,古今罕见。之后,日军锋芒正盛,国军节节败退,从上海沦陷到南京大屠杀到武汉沦陷,蒋介石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每天都是失败的消息,国土逐渐被蚕食,将士牺牲越来越大,精锐尽丧。蒋介石夜不能寐,晚上常常噩梦连连。并且,内部反对抗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孔祥熙等人都要求蒋介石承担开战的责任。蒋介石此时内忧外患,孤立无援,精神几近崩溃,甚至想到自杀。
蒋介石在日记中说,为了捍卫中华文化,必须坚持抗战到底,永不投降。也许这真是一个无法取胜的战争,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最终可能不得不接受失败,但是上帝知道我们努力过。如果抗战是亡国,投降也是亡国,不如奋力一搏。只要不给侵略者留下投降的黑纸白字,那么后人仍旧有复国的机会。
我们从小学习的历史课本,说蒋介石是假抗日,真求和,不抵抗。还是吴教授那句话:一个不尊重的历史的民族,它还有未来吗?实际上,在抗战初期,蒋介石是坚决反对讲和的,甚至撤走了孔祥熙的谈判团,禁止对日讲和。后来,抗战正酣之时,蒋介石改变了策略,他说,请告诉前方谈判人员,不是真的和谈,而是尽量拖延时间,让日本不要承认汪伪政权,让欧美国家有时间来援助中国。因此,他将亲日的人撤回来,亲自布置谈判内容,这样的太极拳打了很久,但是国民政府始终没有跟日本签订任何和谈条约。
蒋介石早就意识到,西安事变打乱了他的全盘部署,对日抗战的准备工作实际还没有完成。因此,必须以空间换取时间,也就是说,国军的撤退是为后来的反败为胜争取筹备时间。当日军从上海打到南京再打到武汉后,接下来的一切就证明蒋介石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当日军继续挥师南下、剑指长沙时,国军组织了三次长沙会战,三战三捷,日军横扫华南、打通大陆交通线、支援南洋倭寇的战略宣告失败。直到1944年日军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调集了51万大军,才实现占领湖南的目标,但此时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胜利的天平不再倾向日军。
对于中共,蒋介石的失误在于没有赶尽杀绝的决心。当中共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不得不爬雪山,过草地,朝陕北逃亡,而口号却是“北上抗日”。此时,蒋介石完全有实力出动飞机大炮和精锐部队追杀,斩草除根。但是,蒋介石日记透露,当时他的心中只有抗日,对中共并无消灭的意图。如果真对共产党进行毁灭性打击,会过早暴露国军的军事实力,引起日本的忌惮。因此,他的策略实际上就是赶而不杀,保持距离,让中共逃往边远地区,并由地方军阀牵制即可。然而,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是一个绝对的错误。
再来说说汪精卫,当时,局势不明。在英美和日德之间,谁胜谁负未有定论。汪精卫认为,日本必胜,中国必亡,应该和谈为上,加入日本阵营,共同对付英美。这样的逻辑就是,如果日德胜利,英美失败,中国也算战胜国,仍旧可以争取一席生存之地,避免失败国割地赔款的命运。随着抗战的失利,他和蒋介石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汪精卫同志出走,在武汉建立伪国民政府。汪的出走,反而让国民党内部空前团结起来。因为其他同志觉得,老汪这下会落下千古骂名。
蒋介石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他看来,日军侵略中华国土,跟侵略者之间只有抵抗一条路。然而,如果,日德胜利,英美失败,大东亚共荣圈建立,中日取代今天英美的世界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汪精卫呢?他岂不成了英明领袖?可惜历史不能假设,汪精卫赌输了。不论如何,对于汪精卫,后人可以争议;对于蒋介石,无人可以诽谤。诽蒋者,皆是中华民族之大敌。
从蒋介石日记,可以看到蒋介石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正常的人,他会因为下跳棋赢了美玲而高兴半天,也会为了手下将士捐躯沙场而悲痛难过。跟中国历代帝王领袖相比,他最大的缺点是不够狠,缺乏屠夫性格。他能包容对手,像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这些跟老蒋打打杀杀几十年的人,居然都活得好好的,虽然蒋介石有一百次机会除掉他们。每次蒋介石获胜,对方只要宣布我不玩了,蒋介石就可以网开一面,甚至可以结拜把兄弟,继续共事治理国家。蒋介石领导下的报纸,没事就骂蒋介石,蒋介石虽然也气得暴跳如雷,但是从来反对属下去处理报社领导者,他把这个看成人民内部的矛盾。也有一些报人被特务干掉,因为那些人都是赤化分子,在国民党看来,那是国家最危险的敌人,属于敌我矛盾。蒋介石太真实了,不懂得操纵报纸和舆论将自己神化,这是他的绝对失误。
西安事变后,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平安回到南京。是夜,南京城鞭炮声通宵达旦,市民们以此表达庆贺之意。这鞭炮声令在老虎桥监狱的中共中央前总书记陈独秀恍然大悟:原来他还是很有“群众基础”的(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陈独秀》)。
人无完人,在抗战和内政治理上,蒋介石也有很多失误。但是,当时只是表面上全国统一,实际上仍是军阀割据,多年内战,民生凋敝,积重难返,又有日本大军压境,在这样的情形下,谁又敢说他可以做得比蒋介石更好呢?
总之,研究历史,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相,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8668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8934

首届舞会纪念章初级变色龙舞会魅力舞者初级水王初级水王2首届风云纪念章优秀灌水员发帖先锋

发表于 2014-10-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0-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发一兵一弹,一夜之间丢弃东三省,犬奔逃亡关内。很多人不明真相的群众大骂蒋介石“不抵抗”,实际上,蒋介石日记记载,他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得知张二愣不抵抗的消息,此时为时已晚。而张学良还算是一个诚实的人,他在晚年也对采访者宣称:不抵抗是我下的命令,不要冤枉蒋介石。

真相让人震惊,历史很多时候让人哭笑不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6

主题

83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153

冠军组奖章端午节纪念奖首届舞会纪念章哨蜜最佳写手(初)首届风云纪念章站长发帖先锋优秀会员待定

发表于 2014-10-5 1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原历史,尊重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主题

3387

帖子

9832

积分

执行站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32

活跃管理员

发表于 2014-10-7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公这个同志啊,唉!....... 纵然“三民主义真儒事”,也只能“泣向金陵恨未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6-1 08: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