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之赏析

已有 274 次阅读2018-1-1 18:35

修改稿:
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之赏析
 沁园春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古人云“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每读稼轩词,必有此感慨。       
   这首写于宁宗庆元二年的《沁园春》,是在稼轩落职散居于上饶期间,57岁时作。据说灵山高千丈,七十二峰绵亘数百里,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云。       
   词前小序强调了写作时间与地点---灵山齐庵,新筑的偃湖尚未落成之际。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起句写灵远景之状如万马奔腾,,羽羽如生,场面蔚为壮观,极具动感与想象力。以万马喻群山,西驰或东旋,动静之大,可谓地动山摇,大词人下笔自是不凡,这种化静为动的手法古今无二。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场景由远及近,笔法由宏阔至细腻。飞瀑直泻而溅起的水珠如万斛明珠,一弯新月般小桥横跨在清澈湍急的溪流上。惊湍、跳珠,动态传神;小桥、缺月,静境幽景,清新疏朗画面,怎一个美字!
    以“正”领四言两偶句,于严整中得音韵之和谐,是沁园春词牌的主要特征之一。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承上片而自然过渡到作者本人,技法高妙。当大词人面对如此景色不由浮想联翩,曾经“壮岁旌旗拥万夫”又是何等英雄。如今人老了当过闲散日子,可老天爷多事要我来统领这支十万长松大军呢!诙谐之语抑或是自我解嘲?淡语抑或愤语?但词人点到即止,蕴藉之中意在言外,不是更有回味么?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歇拍用一个工稳漂亮的领字偶句收束到自己的住所--齐庵,呼应了前序。山庐虽小但地点不错,可以看到龙蛇般盘屈的松影,又可听到如风雨般的万壑松涛之声。稼轩笔下的松涛松影,不正是他领军报国的夙愿与英雄情结么!十万之大而山庐之小,大我小我,不言而言。
   好的文字使人有所悟有所得。诗言志词言长,言长之中旨在意外。这里,不仅有词人沉着豪放的气势,更有词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寄托。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过片宕出,依就写山但别开生面。词人说在齐庵,峻拔灵秀的群山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从晓雾中探出头来,“争先”与我“见面”问好,清新的气息让我为之一爽。景语亦是情语,悠然欣慰之语拓展了想象的奇妙。山之形态写得活灵活现,起到了圆融自然的承转之效。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以谢家卓尔不群比拟灵山像翩翩风度的美少年一样挺拔轩昂,又以相如赴车骑时雍容之姿来描摹灵山的巍峨气派。“似”总领两对四言精彩工整的扇面对,以拟人手法写灵山之神态,立意新颖。
    在运用拟人手法比兴时,如何使物巧妙地人格化且不沾不粘?关键在于要有先行的过渡即铺垫,而不是随意叠加。稼轩借用“谢家子弟”“相如庭户”之前,已在上句中做了铺垫,顺势承转到下句的太史公。叹谓高手谋篇,布局井井然也。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拟人手法继而深化。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灵山,给词人以雄浑、深厚、高雅、刚健之美的感慨与精神享受,就如词人读太史公的好文章。借用拟人意象予山之内涵精神,郁勃之气掷地有声,正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物与人、景和情有机统一,是此词胜出之处,也是此篇的点睛之处。其次,用典取事而无隔,语既超旷意又和平,强化意境且奇趣别致。
   “雄深雅健”出自韩愈对《新唐书.柳宗元传》评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由上而知,灵山结庐美妙无穷,于是他关切地打听修筑偃湖的计划,并油然而生出希望在此长居的感觉!结拍在自问中扣题而收,前后呼应词意回环,以景结情;其姿态、情韵,两臻其妙,笔虽尽而余味不尽。 

   大凡写长调, 通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而此词非同于一般描写山水之作,通篇写灵山。首先,以虚笔传神以主观写意,使情为景化旨在诗外,蕴藉而耐味。比如写山似奔马,松似战士,随手拟来便生气勃勃,实是词人永不衰息的斗争性格的写照。其次,法度森严。比如先从山之形态,次及泉、桥,又及松树,最后才是“吾庐”,自远而近,一丝不乱;下阕通过拟人化的意象,将谢家、相如、太史公贯以山之神采,内涵之美,赋予其英雄特质。最后,精于炼句深于用典。比如“驰”、“旋”、“惊湍”、“跳珠”、“投闲”、“争先”、“磊落”、“雍容”、“觉”等等,千锤百炼其意,运笔幽邃却又沉着痛快。
    当然这与稼轩的胸襟与思想境界是密切相关的,故而才能写出如此有思想有个性有灵魂的大山水,流传百代,让读者流连其间,吟咏至今。
 
+++++++++++++++++++++++++++++++++++++++++++++++++++++++++++++++++++++

原稿:
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之赏析
 沁园春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古人云“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每读稼轩词,必有此感慨。       
   这首写于宁宗庆元二年的《沁园春》,是在稼轩落职散居于上饶期间,57岁时作。据说灵山高千丈,七十二峰绵亘数百里,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云。       
   词前小序强调了写作时间与地点---灵山齐庵,新筑的偃湖尚未落成之际。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起句三句四言,写灵山呼啸而来、万马奔腾的远景之势。千峰峻秀的灵山似西驰或东奔,又如万马般回旋纵横,羽羽如生,场面蔚为壮观,极具动感与想象力。开端以万马喻群山, 西驰东旋,驱使如意;动静之大,可谓地动山摇,大词人下笔自是不凡,这种化静为动的手法古今无二。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接着由远及近,层层递进。以一个领字四言四句偶句,于严整中取得音韵的和谐,当然这也是沁园春词牌的主要特征之一。飞瀑直泻而下,倒溅起晶莹的水珠,如万斛明珠弹跳反射,极具动态之美;一弯新月似的小桥,横跨在那清澈湍急的溪流上,又静境毕现。珠溅、月弓,一动一静,画面清新疏朗,恍惚身临其境,怎一个美字了得!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由远山近景自然过渡到作者本人,烫贴自然,技法高妙。当大词人面对这无边无垠的松林,不由浮想联翩,曾“壮岁旌旗拥万夫”是何等英雄,如今人老了,该当过闲散的生活,可是老天爷不让我闲着,要我来统率这支十万长松大军呢!诙谐之语,抑或是乐是苦是自我解嘲?读之,有种说不出的旷味。
   “检校”即巡查,引申为管理。此句看似淡语、浅语,实为愤语、激语。稼轩原任福建安抚使,后被奏劾,落职闲居上饶。这期间稼轩内心深处有一种报国无门的孤愤,这期间的很多词作常常写出了稼轩郁勃幽愤的情怀。但此时词人轻轻点到即止,旨在意外,不是更有回味么。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歇拍顺势结到自己山庐上来,又使用了非常工稳漂亮的一字领四言两偶句:龙蛇影外、风雨声中。齐庵,是辛弃疾在灵山修建的一所茅庐。“龙蛇影”,喻松树(白居易《草堂记》:“夹涧有古松,如龙蛇走”)。此句说我这房子虽然小,但地点还是不错呀,每当皓月当空,可以看到龙蛇般盘屈的松影,又可听到如风雨般的万壑松涛之声。可以想象稼轩笔下长松的声与影,不正是他领军报国的夙愿与英雄情结么!十万长松之大,而山庐之小,其大其小,大我小我,不言而言。
    可见好的文字,是让人有所悟有所得,而非直接表白或叫嚣。诗言志词言长,言长之中,想象之外,不仅有大词人的豪放且沉着的跌宕气象,而且也让读者领悟到他的惆怅与孤独。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过片宕出,词人说在齐庵举目四望,峻拔灵秀的群山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从晓雾中探出头来,“争先”与词人“见面“问好,带来清新气息,使词人为之一爽。景语亦是情语,使读者读到此也为之快慰,同时也加深了想象的奇妙。过片把山之形态写得活灵活现,从而了无痕迹地实现了境转且意转,达到了圆融自然的承转之效。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此片以谢家的卓尔不群来比拟灵山,似翩翩风度的美少年一样挺拔轩昂(东晋谢家是门阀世族,《谢安传赞》曰:“安西英爽,才兼辩博。。。。太保沈浮,旷若虚舟);又以相如赴临邛时车骑相随,雍容闲雅之姿来描摹灵山的巍峨气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美)。)   
   与上片类似,运用了“似”总领四句四言精彩的扇面对:谢家子弟对相如庭户,衣冠磊落对车骑雍容,立意新颖,以拟人的手法来写山之神态。这里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运用拟人手法比兴时,如何使物巧妙地人格化的同时,不沾不粘且自然融汇?从赏析中让人明了---关键点在于必须先行过渡即铺垫,而不是强行将物与人随意互加。稼轩运用“谢家子弟”“相如庭户”拟人化之前,已在上句过片中对灵山早做了铺垫---数峰与之“争先见面重重”,同理也顺势承转到下句的太史公。叹谓高手谋篇,布局井井然也。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拟人手法继而深化地惊叹道,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灵山,仿佛给人以雄浑、深厚、高雅、刚健之美的感受,正如读一篇篇太史公的好文章,给人带来丰富无尽的精神享受。”雄深雅健“出自《新唐书》之《柳宗元传》:“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既坐废,遂不振。然其才实高,名盖一时。韩愈评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
    从上句的“磊落”、“雍容”到此,大词人慨曰“我觉其间,雄深健雅”,赋予了灵山精神世界的内涵---有见解有修养有学问,郁勃之气,掷地有声,让人拍案叫绝!写山,却借用拟人化而意象,“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物与人、景和情有机统一,是此词胜出之处,也是此篇的点睛之处。其次,用典取事,驱遣自然而无隔,语既超旷,意又和平,强化意境且奇趣别致。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由上而知,灵山结庐美妙无穷,于是他关切地打听修筑偃湖的计划,并油然而生出希望在此长居的感觉!结拍在自问中扣题而收,前后呼应词意回环,以景结情;其姿态、情韵,两臻其妙,笔虽尽而余响未绝。   
    
    大凡写长调, 通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而此词通篇描写灵山景色,但又不同于一般描写山水之作。即极少实写山水的具体形态,以虚笔传神写意,情为景化,旨在诗外,蕴藉而耐味。比如写山似奔马,松似战士,写得龙腾虎跃,生气勃勃,实是词人永不衰息的斗争性格的写照。    
    在这首词里,可以看出稼轩作词之法度森严:上阕先从山之形态,次及泉、桥,又及松树,最后才是“吾庐”,自远而近,一丝不乱;下阕通过拟人化的意象,将谢家、相如、太史公贯以山之神采,写出其内在的精神之美,赋予其英雄特质。手法之一,擅长用典,用风流人物衬出灵山内在美,用雄深雅健衬出灵山深闳气度;之二,以虚化实以景抒情,侧重传神写照,用纯粹的主观感受生发精神境界;之三,出神入化的拟人写意笔法,在山水诗词上开一代先河。       
    当然这与稼轩的胸襟、思想境界是密切相关的,故而才能写出如此有思想有个性有灵魂的大山水,流传百代,让读者流连其间,吟咏至今。

(写于2017年12月31日夜晚,资料来源于网络)

++++++++++++++++++++++++++++++++++++++++++++++++
今天偶尔在沧浪风文件里读到一篇一苇老师讲赏析的讲稿,很受启发。转录以便再学:


作业指导第二讲:赏析指导

讲师:一苇   2017/10/11

 

大家晚上好!

昨天芦荻老师给大家讲了《诗经》,作业呢,也是《诗经》赏析。这里问一下,有多少人之前认真的品读过《诗经》?

讲《诗经》赏析之前,咱们先聊聊赏析。我找了找,20159月,我给大家讲过几节赏析课,可能有些诗友当时还没来,就再说一说。

什么是赏析?

赏析是诗词学习、鉴赏的重要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面。赏析者,顾名思义,欣赏、解析,通过对一部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欣赏,去深层次的体会其中的美,获得更加深入的美学体验。

每个人赏析的方法不一样,我本人的习惯,其实应该叫“析赏”,先析后赏。也有诗友讲究纯粹的赏,只赏不析,认为诗不达诂,其实他内心也是有“析”的过程的,只是可能比较跳跃或者粗略,没有那么细致罢了。总之,不管过程如何,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一首诗词作品的分析,去更好的理解它,欣赏它,学习它,这就是赏析课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说赏析那么重要呢?说得土一点:赏析就是能判断一首诗词作品的好歹,这个如同听话能听懂语意好歹,吃饭能吃出来味道咸淡,听唱歌能听出来水平高下一样,是你在诗词领域入门的一个前提。

而且请注意,这个好歹的判断,首先就是针对自己作品的哦!俗话说,谁家的孩子谁喜欢。。。敝帚自珍是一贯的,自己写的作品总归是好的——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一定的冷静,用清醒的头脑看自己的作品才行。每个人习惯不同,有人一首作品写了改改了写,也有人发了就不再改,我就是不改作品的那种人。但是,我知道错在哪里,其实你知道问题了,下次避免了就OK了。

任何一首作品,多少都会有些毛病,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扬长避短,知错能改,然后才有可能提高。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赏析比创作,其实更重要!

现在网络发达,微信公众号、各个群。。。诗词似乎铺天盖地的滚滚而来,这么多作品里,哪个好,哪个不好。当代的知名诗人、老师甚至是同学、好友的作品,好在哪里,足为己范;缺在哪里,足为己鉴——没有这个能力,你天天看那么多公众号,不是浪费流量么?

古代作品就更多了,也更麻烦。能流传下来的,自然是好的(垃圾也不是没有)。但是,名作为什么是名作?好在哪里?有没有缺点?有的话缺点在哪里?瑕不掩瑜的作品太多,哪里是瑕,哪里是瑜?我们如何以扬弃的态度去学习古代名作?前面说了,我喜欢先析后赏,所以咱们先聊聊怎么分析一首作品。也很简单:字、词、句、章!

学习分析一首古代名作,首先要从字开始。昨天咱们看《诗经》,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那里面的很多字都不认得。字都不认得,你还赏析个什么呢?

所以,认真赏析一篇作品,第一步,字先全认识一下——不认识的怎么办?查字典!搞清读音、字义,有时我还再翻翻《说文解字》什么的,扒一扒这个字的前世今生,以确准其义。现在我们读到的古诗,有一首算一首,全部是从繁体字简化而来,繁体字简化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异体字或者相近字,于是就可能会有差错。

我曾经读到过一个很冷的作品,其中有一句“须臾李杏开偏”,这句明显不顺。我就查《康熙字典》,发现“遍”的古写法是“徧”,后来简化过程中出了错,变成了“偏”。

这种翻各种字典查字的老底子是我的最爱。工具呢,《搜韵》:

《搜韵》网站的《韵典》部分http://sou-yun.com/QR.aspx

基本上我们能碰到的字都能查着,因为它们里面还有《康熙字典》。当然也并不是每个字都要这么抠,但是碰上了,要有这个精神。

还有一个我喜欢的工具网站是《韵典网》:http://ytenx.org/

这里能够查到很多字在《广韵》里的古音。通常的字么,百度一下就差不多了。字,都认识了,知道每个字读啥、什么意思了。

 

第二步就要研究一下词汇:词——字认识了词却未必都懂,词有连绵词,合成词,外来词,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件名),还有典故,成语,双关,方言。。。这个要细讲会很多内容,词有单个字的词,两个字的,三个字的。懂得了词义,还有研究一下词的结构,是偏正啊还是主谓啊,有时字的词性理解不透,就无法正确把握词的结构,那么就没办法真正准确的分析句义、对仗什么的。

咱们说学英文要背单词,词汇量是学好英文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其实学习母语更是如此。词汇的增加主要靠多读、多看,不断学习与积累,不仅仅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词汇,还有一些现代的语汇。什么“不同觉厉”“人艰不拆”什么的,你不懂也麻烦啊。若干年前论坛上有人不理解现代网络中对“貌似”一词的用法,还有人不理解“废柴”这个词。。。搞出来不少公案。。。

总之,词汇就是不断的学习与积累的过程。

 

第三步,词看明白了,就要理解句子:句——字与词结成了句子,每一句表达的意思组成了一首诗。单句最先要注意的理解的,是场景,每一句作者在写什么,他的表达重点是什么;进一步要揣摩的,则是情感。

诗言志抒情,情感的表达是其终极目标。无论他写的花还是朵,水还是山,没有情感的诗句总是苍白的黯淡的。

还有一点就是句子的结构,就是我常说的“意群”,“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结构是什么?2+2+3,对吧。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就是意群,我们在诵读一篇作品时,是要注意断句的。

像咱们写律诗的时候,要讲究对仗。两句为一联,说律诗都是要一联一联的看。大家都知道,评价一首律诗,最常用的是什么词?“对仗工整”,你句意都搞不懂、意群分不清,断句就搞不准,那么还怎么去研究它的对仗呢?

 

最后就是“章”:

章——分析一篇作品的全局,就是四个字“起承转合”,这四个字可忒管用了,不知道是什么人最初总结出来,简直是适用于所有的文体。

通常,咱们说律诗四联,四联分别对应起承转合这四个字。当然也有例外,也有很多作品转在第七句的。不过这四个字做成一个简单的框架的话,去考量作品的好歹,或者是针对一个作品来考量自己的分析能力,都有用。

而且,合句的水平是观察作者创作水平的标尺,说句老实话,中间两联,学两个月的对联就能弄出来,而且还蛮漂亮,但合句的水平就绝对是真功夫了。如同缝衣服,缝得再好,最后剪掉线头之前不打个结实的结,白搭!

 

基本方法跟大家说了,下面咱们说说《诗经》:

《诗经》的难度在于,字、词、章。不是说句不重要,因为诗经大量的复沓,你基本上搞明白一节就全明白了。

任何一篇《诗经》,你先认识全部的字,这个还真不容易,比如:“暳彼小星”,这个暳,你不会用五笔打字的话,又不知道咋念,连输入都没办法实现。很多冷僻字、异体字,查的话仔细些,别简单的百度,多查些资料,本身也是学习。

词,诗经是上古时代的语言,那里面的词与秦以下的古汉语都有很大差异,所以,解读《诗经》最忌讳就是望文生义,自作聪明。

句刚才说了,复沓很多,句式多是雷同的,大量是重复的,这搞定一句就能搞定一串。

章的话,通常诗经一篇分成若干小节,琢磨它的“章”就是搞清楚每一小节之间的脉络与关联。研究“章”,我觉得《诗经》里很多篇章都特别经典:有的并列,有的递进,有的转折。。。形式相当的丰富。

比如昨天讲的《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芦荻老师讲过的,这三节简直跟抄的一样,几乎没啥区别。

每一小节的主体有不同,第一节说“苗”,第二节说“穗”,第三节说“实”,以黍的这三个阶段为主体来起兴,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对应不同的起兴对象,诗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苗——摇摇

穗——如醉

实——如噎

是不是沉痛的程度随着黍子的成长而不断的加深呢?

 

我也不用讲太多,反正作业嘛,也要各位自己写。。。《诗经》里面优秀的篇章很多,建议各位不必为了作业而百度或者什么其他书上抄一篇交上来。请认真的,读一篇,哪怕只读一篇,抠明白每一个字、每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琢磨一下篇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在大家学习诗词的路上,《诗经》的学习一朵奇异而美丽的花!希望你能采到它!

今天的内容就这样吧,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5-17 18: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