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宋词赏析 二

楼主: 枯枝牡丹

宋词赏析 二

[复制链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由李之仪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向对方表示恋情的一首佳作,富有民歌的艺术特色。此作最大成功在于以长江写真情,生发联想,铸为清词丽句,压倒古今多少言情之作。下阕写长江水的无休无止与自己思君不见之“恨”没有停止作对比,深化题意,吐出绵绵情丝,有如长江流水滔滔不绝。全词构思巧妙,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朴素,言浅而意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原文】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作者: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1.选自《姑溪词》,作者李之仪。

  2.休:停止。

  3.已:完结,停止。

  4.定:此处为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5.思:想念,思念。



【翻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

  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

  全词以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讲解】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作者介绍】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宋词英译】

I live by the Yangzi River near its source.

While you reside farthest down its course.

You and I drink water out of the same stream.

I haven’t seen you, though daily of you I dream.


When will this river water cease to run?

When shall I not love you, the way I do?

I only wish our two hearts would beat as one;

You wouldn’t disappoint me in my love for you.



【词牌简介】

  《卜算子》,词牌名之一。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池春·残寒消尽|李之仪|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谢池春·残寒消尽》由李之仪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抒写离别相思之情的佳作。上阕写景,交待节令和时间,“花径”以下两组对句极有层次地描绘春的色彩与活力,展现出具有芳春傍晚特征的种种景物,为下阕抒情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铺垫。下阕写别情。开头“频移带眼”,其实是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浓缩,形象真切传神。以下数句道出人之常情。最后四句,言上天无情,因此“人未偶”的孤独,也必然永远存在。只好将无限情恨托付给庭前的杨柳。全词一气贯下,艺术地表达了主题。



【原文】

  《谢池春·残寒消尽》

  作者:李之仪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款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凭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注释】

①清明:清明节,旧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②花径:花丛间的小径。径,路,弯曲的小路古人一般称谓径。

③款:留。

④著人:音啄。使人。张耒《秋叶香》有“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于人,加诸人。李之仪《谢池春》有“着人滋味,真个浓于酒”。

⑤新皱:指池沼水面皱起的新的波纹。

⑥仍:连续。

⑦频移带眼:换衣带之孔眼(频繁移动皮带的孔),喻人消瘦。带眼,沈约与徐勉书:“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也。”见《南史》本传。

⑧恁:音嫩,拿奋反,如此。这样,如此。

⑨厌厌:音烟,同“懕懕”、“恹恹”,精神萎靡貌。或指时间长久。曾觌《南柯子》有“两两人初散,厌厌夜向阑”。

⑩分付:交托,寄与。同“吩咐”、托付。



【翻译】

  冬日的残寒散尽,下过稀疏的春雨已过了清明时候。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余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正是美妙时辰,夜晚连着白昼。令人感到滋味深厚,真个是浓似醇酒。频繁地移动腰带的空眼,只是那么白白眼看着病恹恹地消瘦,不见她却又相思,见了她却还是分离,相思依旧。为此要问与其频频相见,何如永远亲密厮守?天公无情天不老,人有情却落得孤独无偶,这份相思别恨谁理解,姑且将它交托庭前的垂柳。



【赏析】

  该词是抒写伤春相思之作。上片写清明景象:“余红”敛繁于花径,“新皱”萦适于池沼,“乳燕”穿飞于庭户,“飞絮”沾惹于襟袖。一句一景,而敛、萦、穿、沾四个动词使地、池、空、人四幅画面有声有色,动静兼备,错落有致地同物及人。冬日的残寒散尽,下过稀疏的春雨已过了清明时候。花间的小径聚敛着残余的落红,微风吹过池沼萦绕起新的波绉,小燕子在庭院门窗间穿飞,飘飞的柳絮沾上了衣襟两袖。下片抒相思愁恨,频移带眼含蓄地暗示相思日深,乃至为相思煎熬而恹恹病瘦。“何以”二字透出一种无把握的犹疑味道,显然造成相思苦恼现状的原因,是一种个人难以抗拒或难以解决的力量。天公无情天不老,人有情却落得孤独无偶,这份相思别恨谁理解,姑且将它交托庭前的垂柳。全词上片以景写情,真个浓如酒。下片叙别相后相思,以生动活的俚俗之语,写细腻委婉的别离之情。这首词写春思委婉细腻,情意缠绵,情景兼美。



【作者介绍】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宋词英译】

LI Zhiyi – Lyrics to an Adagio of a Pond of Withered Spring


Faded has what remains of winter cold,

A light drizzle has been, so has the vernal equinox.

Paths are paved with petals and their remaining crimson,

And the breeze continues to wrinkle the pond surface.

Swallow fledglings flit their way across the courtyard,

Drifting catkins cling to sleeves and collars.

Nice is the weather, day and night,

That invites one to savour, for it certainly is as potent as wine.


I've been needing to again shift my belt hole,

Only because I've thinner become.

Not seeing her makes me miss her,

Yet seeing her makes no difference at all.

Being able to see her every now and again

Is no comparison to having her companion lifelong.

Heaven ages not, yet we haven't been able to life partners become.

Let me dispose of my regret and leave it with the willows in the courtyard.



【词牌简介】

  《谢池春》,词牌名之一,又称为《玉莲花》、《怕春归》、《风中柳》、《风可柳令》、《卖花声》等。有多种格体,俱是双调,上下片各六名。



【格律】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有前阕首句与后阕首句稍异。此调平仄较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头鸭·晚云收|晁元礼|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绿头鸭·晚云收》,也作《《绿头鸭·咏月》,由晁元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中秋咏月词。上阕由中秋明月夜月亮从海底跃出写起,引入关于月亮的神话与传说将赏月人带入静谧莹洁的境界,显得清凉而肃穆。下阕由赏月而触动“念佳人”的离愁,进而念及“来宵”阴晴难料,再至今日与中秋明月告别后,下次再见又隔一年的惆怅,终以惟愿“人强健”,长与“清尊素影”相随的自我宽解作结。全词语言雅丽,格调清婉,在咏月中抒离愁,既符合“团圆”意旨,又切入人们普遍心理,哀而不伤。全词词意清婉,上阕写景言情,下阕抒情触景,层层铺陈,形散神聚,独具色彩。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绿头鸭·晚云收①》

  作者:晁元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②、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③,静可数、丹桂参差④。玉露初零⑤,金风未凛⑥,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⑦。瑶台冷⑧,阑干凭暖,欲下迟迟⑨。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阴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睛天气又争知。共凝恋⑩、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注释】

①绿头鸭:晁元礼始用《绿头鸭》调名。又名《鸭头绿》、《陇头泉》等。
②烂银盘:形容中秋月圆而亮。
③素娥:嫦娥的别称。 淡伫:淡雅宁静。
④丹桂:中国神话谓月中有桂树。
⑤“玉露”二句:玉露,秋露。零,指雨露及泪水等降落掉下。
⑥金风:秋风。五行中秋属金,故乏秋风为金风。
⑦乌鹊: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⑧瑶台:美玉砌的楼台。此泛指华丽的楼台。
⑨迟迟:眷恋貌。
⑩凝恋:深切思念。



【译文】

  晚云渐渐收去,淡淡的天空成了一片琉璃。一轮圆月如色彩灿烂的银盘,从海底冉冉升起,将自己皎皎的月光洒向人间。月色晶莹透明,看上去一尘不染,我想月宫中的嫦娥一定是一身素妆,静静地不动声色看着人间;丹桂树枝叶错落有致,连枝条和树干都能看出。天上那晶莹的露珠一滴一滴地,秋风还很清爽。一年之间,这时最好的时光,月光满天,气候正是最佳。露天坐在外面的时间太久,不时有几个萤火虫闪过,偶尔有一两只乌鹊在飞。月光下的楼阁没有人迹,但我凭倚的栏杆已经开始变热。我有心想要下楼,可又不舍得离开,依旧守着美景。想到那位佳人,自从分别之后,再也没有音信往还。我们共曾一起抬头望着明月,希望别后一年再想见。但愿我们二人身体强健,让这清酒与明月,美好景色长与我们相伴。



【翻译】

  傍晚浮云收敛,淡净的蓝天像一片澄碧的琉璃。银灿灿的圆盘,从海底升起,皓洁的月色洒下清澈的银辉,笼罩四野。晶莹莹纤尘不染,月宫嫦娥淡装伫立,明净净历历可数,那丹桂的枝叶参差不齐。刚刚开始结露,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中再没有如此美好的秋夕。露天下久坐仰望,疏落的流萤时时闪过,惊起的乌鸦向南飞去。登上冰冷的瑶台,将栏杆倚暖,欲下台阶却迟迟疑疑。

  我想念远方的佳人,自离别断了消息,当此夜月也应寄情千里缓解相思愁绪。最牵动情怀,是那铜漏的水声不断滴沥;暗自伤心悲惨,是那婆娑的花影偷偷转移。料想来日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依然清丽,但天气是阴是晴又怎能预知呢?我们倾心爱恋,如今离别后,又期望着隔年的相遇。但愿人们健康,清醇的美酒,淡素的月影,永远相随相伴。




【赏析】

  此词写中秋月景而兼怀人。词中以清婉和雅的语言,对中秋月景和怀人情思作了细腻传神的描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本词给予高度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然其后又岂无佳词?如晁次膺(端礼字)《鸭头绿》一词殊清婉,但樽俎间歌喉,以其篇长惮唱,故湮没无闻矣。”开头两句“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一笔放开,为下边的铺叙,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晚云收尽,淡淡的天空里出现了一片琉璃般的色彩,这就预示着皎洁无伦的月亮将要升起,此下的一切景和情都从这里生发出来。接着“烂银盘”句写海底涌出了月轮,放出了无边无际的光辉,使人们胸襟开朗,不觉得注视着天空里的玉盘转动。“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写嫦娥素装伫立,丹桂参差可见,把神话变成了具体的美丽形象。“莹无尘”、“静可数”和上边所说的“晚云收”、“千里澄辉”的脉理暗通。到这里,月光和月中景已经写得很丰满。中秋是露水初降,已凉天气未寒时,是四季中最宜人的节候,美景良辰,使人留连。“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化用了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和韦应物“流萤度高阁”的名句,写出了久坐之中、月光之下所看到的两种景物,这是一片幽寂之中的动景,两种动景显得深夜更加静谧。“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中的“栏干凭暖”表明,赏月人先是坐着的,而且坐得很久;后来是凭栏而立的,立的时间也很长,以致把阑干凭暖,从而委婉地表现出词人不是单单地留恋月光,而是对月怀人。结语明说词人的怀人情意,曰“欲下迟迟”。

  过片“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这两句,上承“欲下迟迟”,下启对情思的描写。过片接得自然妥贴,浑然无迹,深得宛转情致。下边主要从对方写起。遥想对方此夜里“最关情”的当是“漏声正永”,“暗断肠”的应为“花影偷移”。随着漏声相接、花影移动,时间悄悄地消逝,而两人的相会仍遥遥无期,故而有“暗断肠”之语。料想明天夜月,清光也未必会减弱多少,只是明天夜里是阴是晴,谁能预料得到呢?两人之所以共同留恋今宵清景,是因为今年一别之后,只能待明年再见了。这是接写对方的此夜情,自己怀念对方的情思,不从自己方面写出,而偏从对方那里写出,对方的此夜情,也正是自己的此夜情;写对方也是写自己,心心相印,虽悬隔两地而情思若一,越写越深婉,越写越显出两人音尘别后的深情。上片“露坐久”,“栏干凭暖”的深刻含意,通过对对方此夜情的两层描写揭示出来。歇拍三句“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结得雍容和婉,有不尽之情,而无衰飒之感。这首词的结句东坡的《水调歌头》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来。但苏词劲健,本词和婉,艺术风格不同。

  这首长调词操纵自如,气脉贯串,不蔓不枝,徘徊宛转,十分出色。其佳处于起得好,过得巧,而结得奇。正如沈义父评说长调慢词时,所说的,“第一要起得好,中间只铺叙,过处要清新,最紧是末句,须是有一好出场方妙”(《乐府描述》),这首词的末句堪称“一好出场”,显露了全词的和婉之妙。



【作者介绍】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晁端礼的词大约可分三类:一是应制颂圣之作,大约即黄□所说"按月律进词"。这类词与一些寿词,只是粉饰太平,阿谀取媚,艺术价值不高。二是描写妇女主要是歌妓的心思情态之作,不出歌筵酒席间的男欢女爱。有的词手法比较含蓄,如〔清平乐〕写"莫把绣帘垂下,妨它双燕归来";有的则辞语浅直而滥俗。三是抒发个人游宦生活感受之作。这类词多表现作者在政治上失意时,以酒自我麻醉或以隐遁寻求解脱的思想情趣。但也有遒劲超旷之篇。如名作〔绿头鸭〕写中秋赏月,境界爽净高远,抒情气氛很佳,前人誉为"清婉"(《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词集《闲适集》,已佚。今传《闲斋琴趣外篇》6卷,有毛晋汲古阁景宋抄本。晁元礼与当时另一大词人万俟咏齐名。



【宋词英译】

CHAO Yuanli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Green-head Ducks


Clouds of the twilight hours have now faded away

Leaving the sky lightly glazed.

A bright and brilliant silver plate surfaced in the sea,

For thousands of miles it casts luminous and lucid rays.

Without the pollution of a grain of sand is its translucence, its goddess stands pure,

At such a quiet and still time, visible is the jagged profile of those cinnamon trees.

Dewdrops have begun to condense, not yet freezing is the autumn air,

There is no better time than this in a year.

I've been sitting out in the open for some time, fireflies pass me by on occasions,

And those southbound black cuckoos are on their way.

Cold are the terrace and the stairs, warm is the balustrade that I've been leaning on,

Though I think of retreating, I linger as I hesitate.


I think of her, ever since our parting,

I've com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pining,

The most saddening is the hourly gongs that tells of the deepening of night,

I continue to grieve alone, taking notice of the shadow of flowers as they shift.

I suppose tomorrow night's moonlight should still be bright,

Yet who can predict whether the weather would be cloudy or fine.

Our mutual love was deep, but after our separation,

It has been more than a year in time.

I hope that I can healthy remain, so as to your presence and good wine

Accompany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词牌简介】

  《绿头鸭》,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始见于晁元礼词。在宋代“绿头鸭”曾是很流行的词牌名,属于长调词。词牌名又名《多丽》、《陇头泉》等。相传“多丽”本为妓女名。双调,有平韵、仄韵(入声韵变格)两体,平韵139字,仄韵140字。一百三十九字,前片六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首句起韵者。变格改用入声韵。最著名的代表作当属晁元礼的《绿头鸭.咏月(晚云收)》,是一首描写中秋月景兼怀人的佳作。



【格律】

  (○为平声字,●为仄声字,⊙为平声可用仄声字,△为平声韵,▲为仄声韵。)

  格式一:

  (前片)

  ●○△,

  ⊙○⊙●○△。

  ●○○、

  ⊙○⊙●,

  ⊙⊙⊙●○△。

  ●○○、

  ⊙○⊙●,

  ⊙⊙●、

  ⊙●○△。

  ⊙●○○,

  ⊙○⊙●,

  ⊙○⊙●●○△。

  ●⊙●、

  ⊙○⊙●,

  ⊙●●○△。

  ○○●、

  ⊙○⊙●,

  ⊙●○△。

  (后片)

  ●○○、

  ⊙○⊙●,

  ⊙○⊙●○△。

  ●○○、

  ⊙○⊙●,

  ⊙⊙●、

  ⊙●○△。

  ⊙●○○,

  ⊙○⊙●,

  ⊙○⊙●●○△。

  ●⊙●、

  ⊙○⊙●,

  ⊙●●○△。

  ○○●、

  ⊙○⊙●,

  ⊙●○△。

  格式二(入声韵变格):

  (前片)

  ●○○,

  ●●○○○▲。

  ●○○、

  ●○●●,

  ●○○●●▲。

  ●○○、

  ●○●●,

  ●○○、

  ●●○▲。

  ●●○○,

  ○○○●,

  ●○○●●○▲。

  ●○●、

  ●○○●,

  ○●●○▲。

  ○○●、

  ○○●●,

  ●●○▲。

  (后片)

  ●、○●○○●●,

  ●○○●○▲。

  ●○○、

  ●○○●,

  ●●○○●○▲。

  ●●○○,

  ○○○●,

  ○○○●●○▲。

  ●○●、

  ●○○●,

  ○●●○▲。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赵令畤|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由赵令畤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原文】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作者: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释】

①卷絮风:卷起柳絮的风,春风。意思是说落花飞絮,天气渐暖,已是暮春季节。

②坠粉飘香:春花坠落,传来阵阵香气。

③红成阵红花一阵阵飘落。

④双鱼:书简,书信。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⑤横波秋一寸:秋波,眼神。


【译文】

  花在凋零,香气在飘散,眼看着每天落红一阵又一阵。残酒未醒又满新酒,使我更加慵懒倦困。今年春天的怨恨,比去年春天的更甚。蝴蝶翩翩离去,黄莺叫着飞走,我无人可以问讯。只能注目楼前的流水,望眼欲穿也看不到双鱼信。眼看着太阳西斜,黄昏又要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词的上片以惜花托出别恨,起首三句描绘春深花落景象。所谓“卷絮风头”,可参看章质夫咏絮词的形容:“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昔人又多以飞絮落花作为寒意将尽的晚春季节的特色,如“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下面“坠粉飘香”等等,进一步形象地刻绘了花儿的飘谢,斜风过处,但见落英纷纷,清芬沁人,真如小晏词所云:“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这些虽说是写晚春景色,而惜春之意也蕴含其中。

  “新酒”两句。转而直接抒情,情感的内涵由惜春转向怀人,并通过以酒遣愁的细节强化这种情感。“又添”两字,加强语气,径直道出因怀人而中酒频仍。“残酒困”,是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生发而来。全句与”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接近。”不减“两字,作一回旋。虽说所思远道,只能以酒消愁,而离恨却并不因为分别时间久长而稍有减退。这样,语气更显得委婉,而语意也深入了一层。

  词的下片,因音问断绝而更增暮愁过片三句,极写孤独之感,不惟无人可问,连蝴蝶儿、黄莺儿也都飞往别处,只剩下自己独倚高楼,凝望碧水。双鱼,指书信。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小晏《留春令》曰:“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前者以碧水兴起双鱼,引出倚楼盼望来书而终归失望之情。后者从流水声中联想当年倚楼怀人泪滴入水的景象;一是盼而不得,一为忆而弥悲,都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意。

  结末两句,抒写了因怀人,伤春而生发的绵绵愁恨。横波,指美目。李白诗云:“昔为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秋一寸”,也指目,李贺诗有“一双瞳人剪秋水”之句。“恼乱”犹言撩乱,黄昏景色撩乱她的眼目,更触动了她的愁绪。沈际飞云:“斜阳目,各有其境,不必相同。一云‘却照深深院’,一云‘只送平波远’,一云‘只与黄昏近’,句句沁入毛孔皆透。”“斜阳却照深深院”,是说午梦酒醒,但见小院深深,春色已尽,只有斜阳一片,徘徊不去。“斜阳只送平波远”写行人乘舟去远,唯见一抹残阳,映照平波,悠悠而逝。两者都是以夕照下的景色衬托离愁。而“只与黄昏近”是接上面“恼乱”句而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眼见白昼将尽,长夜即至,送春滋味,念远情怀,此处不说愁恨而愁恨自见。

  王灼《碧鸡漫志》云:“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的确,赵氏之词以清丽婉转见长,此词正体现了这一风格。


【简析】

  此词亦写闺中思妇惜春怀人、愁情难遣孤独寂寞难碉黄错晚暮的心情,意味沁人心脾。这首词为伤怀人之作,最主要特点是写景抒情结合,景中含情。卷絮、坠粉、蝶去、莺飞、斜阳、黄昏,几乎所有的景语都染上了思妇的幽恨之情。斜阳只与黄昏近。这句通过“斜阳、”“黄昏”之景,传达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喜无奈,希望与幻来相交织的伤感春光消逝的悲苦、恼恨的心态。赵令畤的词以清丽婉转见长,这首词题材虽常见,却依然写得清新别致,饶有韵味。词的上片重在伤口春。起以风劲、絮卷、香飘、花落,点染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新酒”、“今春”二句,见病酒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词的下片重在怀人。“蝶去莺飞”象征所思分袂,“望断”点出怀人,“恼乱横波”可知愁情满目,日暮愈深。今夜病酒、伤春、怀人滋味渗透,别有一番滋味,愁情伤感之意顿生,令人伤怀。


【作者介绍】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词牌简介】

  《蝶恋花》,词牌名之一,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格律】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卷絮风头寒欲尽,

  ●●○○○●●

  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

  ●●○○,●●○○▲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

  蝶去莺飞无处问,

  ●●○○○●●

  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

  恼乱层波横—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赵令畤|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由赵令畤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写春日闺中怀人。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各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馀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本词写闺人的伤春怀远之情,用语简练,清超绝俗。


【原文】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作者: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①。

  尽日沉烟香一缕②,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③。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④。


【注释】

  ① 止:犹“只”。

  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

  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  恼:撩惹。恼破:恼煞,极尽烦恼。

  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几许,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这清明时的细雨。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


【赏析】

  这首抒写闺中怀人之情的词,语不多,情无限,写得清超绝俗,澹雅疏秀,别具一格。

  上片首句写冬春之交闺客佳人“欲减罗衣”,却又踌躇起来,因为她感到此时寒意犹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气候变化无常而最难将息的心情。“不卷珠帘,人深深处。”虽未直接说出闺中人的心绪,却画出一位佳人惆怅自怜之态,使人隐隐感受到她心中的愁闷。

  以下两句点明女主人公愁闷的表层原因——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这场雨,不仅使气候“寒未去”,“欲减罗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雨打花枝,落红无数!所以,帘虽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关切庭院中的花儿,迫不及待地问询:“红杏枝头花几许?”当然,不消问,她也料到娇艳的杏花定然会遭到的命运了。她仿佛看到那枝头稀稀拉拉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像啼哭一样,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呢!当然花儿哪有悲与恨,只不过是人的感情折光而已。但按其情绪之剧烈程度看,闺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来不像是一般伤春、惜花的意绪了。词是中女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当别有感恨。人世间有许多人和事有如花儿般的美好,结果却被一场无情“风雨”破坏了。“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这两句词实是颇富有象征意味的。

  词之上片,将女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意绪表达得颇为动人。

  过片三句,转写闺中人内心极度的凄寂和苦闷。“尽日沉烟香一缕”,她终日对首一缕袅袅香烟出神,深闺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无聊赖可想而知。“尽日”,即李清照所说“愁永昼”也。尽日苦坐愁城,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以致一时难醒了,而醒来仍然是空对“沉烟香一缕”而已,此种境遇何等难挨!“恼破春情绪”,关合上片惜花恨雨,极力渲染出一个“愁”字。

  结尾两句点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层原因——佳人怀人心事。“飞燕又将归信误”,她多么希望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如史达祖笔下那“便忘了,天涯芳信”的双燕,非常令人失望。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小屏风上西江路”,淡烟流水的画屏上画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当初心爱之人正是从这水路远去的!歇拍写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草堂诗余正集》评此词结句曰:“末路情景,若近若远,低徊不能去。”这一评语,极为准确,精炼地概括出此词含蓄蕴藉、语婉意深的风格。


【简析】

  此词亦写闺中思妇惜春怀人、愁情难遣孤独寂寞难碉黄错晚暮的心情,意味沁人心脾。这首词为伤怀人之作,最主要特点是写景抒情结合,景中含情。卷絮、坠粉、蝶去、莺飞、斜阳、黄昏,几乎所有的景语都染上了思妇的幽恨之情。斜阳只与黄昏近。这句通过“斜阳、”“黄昏”之景,传达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喜无奈,希望与幻来相交织的伤感春光消逝的悲苦、恼恨的心态。赵令畤的词以清丽婉转见长,这首词题材虽常见,却依然写得清新别致,饶有韵味。词的上片重在伤口春。起以风劲、絮卷、香飘、花落,点染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新酒”、“今春”二句,见病酒春恨刻刻不已,年年有加。词的下片重在怀人。“蝶去莺飞”象征所思分袂,“望断”点出怀人,“恼乱横波”可知愁情满目,日暮愈深。今夜病酒、伤春、怀人滋味渗透,别有一番滋味,愁情伤感之意顿生,令人伤怀。


【作者介绍】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词牌简介】

  《蝶恋花》,词牌名之一,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格律】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平乐·春风依旧|赵令畤|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清平乐·春风依旧》由赵令畤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写春景以抒情,忆旧而怀今。写景细致精工,如“搓得鹅儿黄欲就”一句,将春催杨柳生发的天功神力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令人赞叹。下片今昔对比,显出今时的冷落;结尾二句,笔法与晏几道《木兰花》“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所表达的感情,晏作为沉痛,此则“最为悲切。”


【原文】


  清平乐·春风依旧


  作者:赵令畤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①。搓得鹅儿黄欲就②,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③,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释】

  ①著意:有意于,用心于。隋堤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渠筑堤植柳。至宋代,近汴京一段多为送别之地。

  ②鹅儿黄:幼鹅毛色黄嫩,故以喻娇嫩淡黄之物色。

  ③紫陌:旧指京师道路。


【词意】

  和煦的春风,依旧像往年多情地吹拂着隋堤的杨柳。搓揉得柳条儿长出鹅黄的嫩叶,在清和明丽的天气里勾缠撕扭。

  去年曾到京都青门游春,今晚却不见朝云暮雨,落得丧魄失魂。如果想要折磨人,想让他一生都憔悴伤心,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用几个这样寂寞难耐的黄昏。


【赏析】

  此词写春景以抒情,忆旧而怀今。上片写隋堤春柳。“春风”从横向空间扩展写春风骀荡中清和明丽的自然景物;“依旧”则从纵向时间延续包蕴自昔年至今年的同一时境物是人非的变化,为下片“去年”、“今朝”之顿跌做一铺垫。“搓得鹅儿黄欲就”一句,将春催杨柳生发的天功神力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下片今昔对比,显出今时的冷落。以“去年”、“今朝”的辞意宕跌,追怀“去年紫陌朱门”,即在京都朱门府邸的欢爱相聚,两情依恋如春风搓柳。而今朝呢?已然“雨魄云魂”,雨散云消化为缥缈魂魄啦!“断送”二句写生者之悲痛:今朝依旧是春风搓柳之美景,自今后再不堪目睹,见之断肠伤神,一生都将相思憔悴矣。最难堪黄昏凄寂,不知此生将消受多少寂寞黄昏?真是沉痛哀绝,再无欢趣!全词借景生情,写景细致精工



【作者介绍】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词牌简介】

  《清平乐(yuè)》,词牌名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


【格律】

  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句), 中平中仄平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晁补之|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由晁补之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首伤春之作。以问发端,峭拔突兀,“带风”“伴雨”丰富了春色内容,“幽葩”三句,更加渲染惜春之真情。“吹尽繁红”三句以惜花而写惜春,接下四句又陡然一转,说春本不老,春不知愁,只是人担心春老而发愁。下阕是说“春恨”。将“功名”和“老来”,与“春恨”比照,点明春恨总是与功名的失落及青春的逝去相关联,全篇在惜春中注入身世愁绪,融情于理,宛转曲折,富有哲理。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

  作者: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①。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红口②。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④。



【注释】

①壅(yō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材料根部。

②芳醪(láo):指浊酒或醇酒。



【赏析】

  本篇抒写惜春情怀,层层铺叙,多有转折,但却不厌其详尽发露,全于真情贯注,气势充沛,所以不必以蕴藉空灵之格求之。

  上片起首五句先表达一般惜春之意,但写到花的地方,都别有寓意,说被吹落的花,是些“小园低槛”之中,“壅培未就”的嫩花小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而垂柳经春,由鹅黄而翠绿,而密可藏鸦,春二三月正是柳芽萌发以至茁壮成长的时期。

  “吹尽繁红,占春最久,不如垂柳。”占春最久“是相对”繁红“易尽而言的,这里不仅有物情的体会,有哲理的蕴藏,也反映了作者兴趣的所注。

  以下四句“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四序代谢,春去复来,从远看,是“春常不老”,这是第一点。春花易谢,春柳不凋,从长近时看,春总是“发生”的季节。这是春“不老”的第二点。人因春去而愁“春老”,自然界不任其咎,只是人们自己那里多愁善感罢了。作者写到这里,“惜春”这个题目上已把自己的见解阐述清楚,使用的不是如陈季常《无愁可解》那样纯是理性的语言,它有景语,有情语,也有一点苏东坡的旷逸之气。

  过片接过上文“春常不老”“愁只是、人间有”的命题,结合人们包括自己所谓春恨表现,自嘲自解。“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化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成语,说明每当春去匆匆,风雨摧花时,必生怅恨,唯有借酒遣之。这是自嘲。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桃花之落,是因为它要结实了,而不是春之无情,有意造成“红瘦”的局面。语本中唐诗人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的诗意。说明白了这是自然规律,那么春恨便无须发生了。

  这是自解。以上就“惜春”题目反复推究,把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从物理和哲理上加以剖析,心理上的疙瘩似乎可以消除,但作者之所以费如许笔墨写出他已经明白了的自然界的道理,却是为了衬托出他还不曾明白、不能解决、正苦恼的政治、人生方面的“春归”问题。这才是这首词的主旨。

  “世上功名三句”直接切入主题。“世上功名”是为国家立功扬名,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有一个从读书、应试、为官到建功立业的打算。“老来风味”:人生一世,由少而壮而老的最后阶段。而这两方面,作者此时来说,都已到了“春归时候”,即事业无成,人已老大。词的这几句便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慨。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纵能借歌酒自我排遣,奈何已失的政治上的和人生的青春不能恢复,豪情难似旧时,这才是作者所无法譬解的那种“惜春”之情。

  此词写“惜春”题目,而落笔颇与他人不同,抒情融以说理,理性多于感情,惜春词中别具一格。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晁补之出身文学世家。真宗时晁炯声名显赫,此后,“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补之从弟晁冲之也是著名江西诗派诗人。晁补之文风和为人都受苏轼影响很深。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著《七述》一文,记述钱塘风物。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是其父亲好友,称赞此文时说“吾可以搁笔矣”,又赞他“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后来晁补之通判扬州时,适逢苏轼知扬州,两人有不少唱和之作。

  晁补之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张耒并称“晁张”。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传世。



【宋词英译】

Water Dragon’s Chant

Chao Buzhi


Why should spring go so soon, indeed,

With wind and rain like a galloping steed?

The flowers sweet in garden small

Are not deep planted in the soil at all.

Red blossoms will be blown down by the breeze;

They cannot last longer than willow trees.

Spring won’t grow old.

How can it bring woe?

For weal and woe

Only in human world go.


Nine out of ten people regret spring’s fleet.

Should we neglect a mouthful of wine sweet?

The peach tree won’t grow thin for spring

But for the fruit which it will bring.

Do not sigh for glory on the decline

Till old are you

Or till spring says adieu.

Only a bosom friend

Before a cup of wine

Will last to the end.



【词牌简介】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水龙吟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立二谱。起句七宇、第二句六字的以苏轼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字豆句法。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观词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后结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



【格律】

  【定格】

  仄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增韵),仄平平、中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变格】

  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韵)。

  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中仄(增韵),仄平平、中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盐角儿·毫社观梅|晁补之|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盐角儿·毫社观梅》由晁补之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咏梅词。上阕先赞梅之品格始终如一,再赞梅香彻骨。直是赋体,吐露无余。下阕赞梅之风姿,“占溪风,留溪月”勾勒出一幅溪月梅韵图。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盐角儿①·毫社②观梅》

  作者:晁补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③。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④。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⑤。直饶更、疏疏淡淡⑥,终有一般情别⑦。



【注释】

①盐角儿:词牌名。

②亳社:指亳州(今安徽亳县)祭祀土地神的社庙。

③花中奇绝:花中奇物而绝无仅有。

④骨中香彻:梅花的香气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⑤堪羞损、山桃如血:可以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羞惭而减损自己的容颜。堪,可以,能够。

⑥直饶更、疏疏淡淡:即使枝叶花朵再疏淡。从然,即使。

⑦终有一般情别:终究另有一种情致(非其他媚俗之花可比)。



【译文】

  花开的时候象雪,凋谢的时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确是绝无仅有。散发出来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从骨子里飘荡出来的,清香透彻。

  占尽了从小溪吹来的轻风,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惭得减损了自己的容颜。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终究另有一种非其他媚俗之花可与之相比的情致。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作者从齐州知州贬为毫州通判之际,是一首咏物之作。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写,赞美梅花的骨中香彻与别有情致。

  上阙:写梅花如雪的颜色与透骨的清香。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三句集中笔墨,用重复叠句而略更数字的方法极写梅花颜色的奇绝。突出了梅花颜色的与众不同。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透彻”三句与前三句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香,告诉人们,梅花的清香不是从花蕊散发出来的,也不是从花萼散发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突出描写了梅花的香彻透骨的特点。与“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联系。

  下阙:以山桃作比衬,刻画梅花神韵和品格。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山桃花衬托梅花非凡的神韵。梅花非但独占了小溪的轻风和明月,还将那鲜艳无比的红红的山桃花羞怯惭愧得减损了几分颜色,可见梅花的气质和神韵的超凡脱俗。

  “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写梅花的另一大特点,纵然枝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最终还是别有一番媚俗之花所不能与之媲美的超凡情致,枝疏有疏落横斜篱落之韵,香淡有清香淡雅之美,这便是梅花高洁的品格。

  在这首咏梅词中,词人写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韵和高洁的品格,实际也是自己所向往的人格的写照,词人在梅花的高洁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晁补之出身文学世家。真宗时晁炯声名显赫,此后,“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补之从弟晁冲之也是著名江西诗派诗人。晁补之文风和为人都受苏轼影响很深。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著《七述》一文,记述钱塘风物。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是其父亲好友,称赞此文时说“吾可以搁笔矣”,又赞他“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后来晁补之通判扬州时,适逢苏轼知扬州,两人有不少唱和之作。

  晁补之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张耒并称“晁张”。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传世。



【宋词英译】

CHAO Buzhi – Lyrics to the Salt Wrapper Melody (Plum blossom viewing

at the Bo Shrine)


It blooms like a snowflake, and wilts like a snowflake,

Unusual among flowers it is, most special and rare

Its fragrances comes not from its bud, nor from its calyx,

Full of fragrance is its stem.


In the way of the wind from the creek, it persuades the moon over the creek to stay,

It shames blossoms of peach trees making their crimson pale.

Throughout the night, it kind blooms sparsely and delicately,

To a unique charm portr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少年·别历下|晁补之|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忆少年·别历下》由晁补之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伤别之作。词人独自离开历城其情依依,开头三句,以白描方式突出飘泊者的凄凉,“无”字三用,更增浓了漂泊者的悲哀。“南山”“相送”,却被“高城”隔断,无限依恋,更增一层哀伤。“罨画”句写历城风光如画,令人难舍。“算重来”,以下是预想人事变迁,浸透世事无常之叹。“刘郎”句用刘禹锡受贬、远谪僻乡重回长安但青春已去的故事,抒发年华易逝的感喟。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忆少年·别历下①》

  作者:晁补之

  无穷官柳②,无情画舸③,无根行客。南山④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⑤园林溪绀碧⑥,重算来、尽成陈迹。刘郎⑦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注释】

①忆少年:晁补之创调。又名《桃花曲》、《陇首山》、《十二时》。历下:山东历城县。

②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官,把官道,大路。

③画舸: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④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⑤罨(yǎn)画:覆盖。杂彩色之画。色彩相复,为杂。

⑥绀(gàn)碧:稍红的青碧色。绀:红青色。

⑦刘郎: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译文】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离开历下城时的感受。词的上片,起笔叠用三个“无”字,前三句写尽行踪飘零,宦途辗转。“南山”二句继写送故人时的无限依恋。词的下片,“罨画’句赞历下林泉景胜。“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韵味久耐。全词以“无根”为抒情之根本,抒情凄婉。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这首词上片描写行客离别是的愁绪和恋恋不舍的心情,下片感叹好景不常、华年空过、有情人无缘聚首的遗憾,全词语辞清丽婉雅而不绮艳,情意缠绵真挚而不软,韵味久耐咀嚼。这两句以山衬人,抒发了佳人不见的忧伤。“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变迁,不胜感慨。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晁补之出身文学世家。真宗时晁炯声名显赫,此后,“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补之从弟晁冲之也是著名江西诗派诗人。晁补之文风和为人都受苏轼影响很深。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著《七述》一文,记述钱塘风物。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是其父亲好友,称赞此文时说“吾可以搁笔矣”,又赞他“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后来晁补之通判扬州时,适逢苏轼知扬州,两人有不少唱和之作。

  晁补之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张耒并称“晁张”。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传世。



【宋词英译】

CHAO Buzhi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the Remembrance of a Youth

(Farewells to the town of Li)


Countless is the number of willows that line the main avenue,

Ruthless is the decorated boat navigating further away,

Rootless is a traveller like me who continues to peregrinate.

The Southern Mountains remain in sight to see me off,

Yet the height of the town walls people's gaze separate.


Varicoloured are gardens and creeks green tinted with red,

When I here visit again, a thing of the past shall become of this landscape.

Master Liu's sideburns could not the colour of grey escape,

How could ruddiness of peach blossoms any better fare?



【词牌简介】

  《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晁补之创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亦以入声部为宜。两结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于过片处增一领格字者。



【格律(定格)】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中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晁补之|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由晁补之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篇即景抒情的佳作。作者借中秋之月,抒发人生悲凉的感叹。开头写中秋夜开始时因为云合,未见月轮。一会儿,万倾碧波上飞起一轮明镜。月华明朗,洒满阶庭。此时先抑后扬,给人一种期待后的喜悦。词人“床卧”赏月,由“露凉”而想到寒蝉,而想到自己的失意与飘零,“惟有蓝桥路近”只有那些青楼歌妓能体谅我的苦衷,无限凄凉在心中!下阕写室内与“佳人”共赏。境界仍极凄冷。结尾三句写登楼赏月,“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表现出词人超越尘世,愿欣赏千里清景的疏放情怀。此作首尾呼应,中间虽然凄清,整体上,仍属疏放达观之作。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①》

  作者:晁补之

  青烟幂处⑵,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⑶。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⑷,神京远⑸,惟有蓝桥路近⑹。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⑺,冷浸佳人淡脂粉⑻。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⑼。更携取胡床上南楼⑽,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



【注释】

⑴泗州:今安徽省泗县。

⑵幂(mì):烟雾弥漫貌。

⑶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⑷寒螀(jiāng):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⑸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⑹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⑺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⑻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⑼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吾何人哉?”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⑽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翻译】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赏析】

  这首《洞仙歌》是晁补之于公元1110年(宋徽宗大观四年)中秋作于泗州(宋时属淮南东路)。作者时任泗州知州。此词为作者绝笔之作。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以下两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作者为苏门四学十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月光本来无形。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结尾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作者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历史评价

  清人黄蓼园评论说:“前段从无月看到有月,后段从有月看到月满,层次井井,而词致奇杰。各段俱有新警语,自觉冰魂玉魄,气象万千,兴乃不浅。”(《蓼园词选》)

  苕溪渔隐曰: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如晁无咎作中秋词《洞仙歌》辞,其首云:“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固已佳异。其后云:“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樽,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若此,可谓善救首尾者也。至朱希真作中秋《念奴娇》,则不知出此。其首云:“插天杨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琼台银阙。”亦已佳矣。其后云:“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此两句全无意味,收拾得不佳,遂并全篇气索然矣。(《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

  毛晋说:无咎虽游戏小词,不作绮艳语,殆因法秀禅师谆谆戒山谷老人,不敢以笔墨劝淫耶?大观四年(1110)卒于泗州官舍。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上,题云:“胸中正可吞云梦,盏底何妨对圣贤?有意清秋入衡霍,为君无尽写江天。”又咏《洞仙歌》一阕,遂绝笔。(《晁氏琴趣外篇》跋)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晁补之出身文学世家。真宗时晁炯声名显赫,此后,“晁氏自迥以来,家传文学,几于人人有集”。晁补之从弟晁冲之也是著名江西诗派诗人。晁补之文风和为人都受苏轼影响很深。十七岁时,随父亲晁端友赴任杭州新城令,著《七述》一文,记述钱塘风物。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是其父亲好友,称赞此文时说“吾可以搁笔矣”,又赞他“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将必显于世”。后来晁补之通判扬州时,适逢苏轼知扬州,两人有不少唱和之作。

  晁补之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黄庭坚、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张耒并称“晁张”。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传世。



【宋词英译】

CHAO Buzhi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an Immortal Who Lived in a

Cave (written on the day of Mid-Autumn Festival in Sizhou)


Mist shrouds over green waters, from the blue sea a golden mirror rises.

On a long night across the deserted stairs the shadow of cinnamon trees recline.

Dewdrops a chill spread, sporadically here and there hum insects in the cold,

Distant is the immortal capital, except for the road to the Bridge of Azure.


Not yet let down is the beaded crystal screen, extended is the mica shield,

With a depiction of the lightly powdered Moon Goddess and her desolation.

Let us gather every nuance of moonlight

So as to instil them into cups of drinks,

Then let us pick up a cane chair each and the South Tower climb,

To admire the bright jade as it cast flawless rays over thousands of square miles.



【词牌简介】

  《洞仙歌》,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句逗亦参差不一。晁补之此词为变格,前片第二句作上二、下三句法,后片第四句加衬字。



【格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

  ○○●●,●●○○▲。●●○○●●▲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倾。

  ⊙○●、○○●○○,●●●○○,●○○△

  (说明:○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晁冲之|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由晁冲之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怀旧相思之作。开头回忆往昔的欢娱,年年尽欢,多少恩爱。“别来”句突作陡转,“不寄一行书”与“多少欢娱”,今日寂寞昔日欢聚俱到眼前。“寻常”二句则以主人公的视角,将薄情者的心态揭示无余。接着又转写主人公的痴迷:今夜安排好梦,去寻他游踪。但自己心里又十分清楚:此种相思,并无指望,就如同明明知道春归去,你还管得了花儿落否!此词写闺妇对薄情郎的思恋、幽怨,语言朴实,将沉痛的思念寄托在平淡的词句中,别致新颖,独树一帜。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作者: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①,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②,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④,情知春去后⑤,管得落花无?



【注释】

① 西池:指北宋汴京金明池。当时为贵族游玩之所。

② 寻常:平时,平常。

③ 安稳:布置稳当。锦衾(qīn):用锦缎作的被子。

④ 何如:问安语。

⑤ 情知:深知,明知。



【翻译】

  回忆当年在西池池上宴饮,每天该有多少的快乐和幸福。可自从分手之后,相互间也不再寄信捎书。即使像往常那样相见,相互间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当初。

  安好枕头,铺好锦被,今夜要在梦中趁着月明而渡江过湖,去与那些隔绝的好友会晤。尽管相互相思也不要问近况何如,因为明明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哪里还顾得上花落叶枯。



【赏析】

  这是作者和旧游离别后怀念往日汴京生活的词。

  首句“忆昔西池池上饮”,就点明了地址。西池即金明池,在汴京城西,故称西池,为汴京著名名胜,每逢春秋佳日,游客如云,车马喧阗,极为繁盛。作者回忆当年和朋友们在此饮酒,有多少欢娱的事值得回忆。晁冲之的从兄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之一。晁冲之本人与苏轼、苏辙及“四学士”不但在文学上互相来往,在政治上也很接近,属于所谓旧党体系。“昔”指的是宋哲宗元祐年间。这时旧党执政,晁冲之与“二苏”及“四学士”等常在金明池同游、饮酒。他们志趣相投,性情相近,欢聚一起,纵论古今,何等欢乐。种种乐事都浓缩在“多少”二字中了。至今回忆,无限留恋。但好景不常,随着北宋新旧党争的此伏彼起,他们的文期酒会也如云散烟消。“年年”也不是每年如此,只是指元祐元年(1086)至元祐八年(1093)这短短八年而已。元祐元年,哲宗初立,神宗母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苏轼等人各有晋升。元祐八年,宣仁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章惇执政,排斥旧党。同年八月,苏轼被贬定州。哲宗绍圣元年,即元祐九年,“二苏”及“四学士”先后相继连续被贬。晁冲之虽只作了个承务郎的小官,也被当作旧党人物,被迫离京隐居河南具茨山(今河南密县东)。从此,当年的诗朋酒侣,天各一方,均遭困厄。晁冲之在隐居生活中对旧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能忘怀,时深眷念。朋友们已不能像往年一样在西池池上饮酒了,如果能凭鱼雁往来,互倾积愫,也可聊慰离怀。然而不能够。“别来不寄一行书。”昔日朋友星离云散之后,竟然雁断鱼沉,连一行书也没有,意似责备朋友之无情,但这里的“不寄”似应理解为“不能寄”,因为这些被贬谪的人连同司马光一起大都被列入“元祐党籍”到了贬所,还要受到地方主管官员的监督。如再有结党嫌疑,还要追加罪责。在新党这种高压政策统治下,所谓旧党人物惟有潜身远祸,以求自保。哪里还敢书信往来,互诉衷肠,给政敌以口实呢?“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这两句似是假设语气,“寻常”不是指元祐九年以前,因为前三句已由过去的得意、聚合写到现在的失意、分离,在结构上似乎不致忽然插进两句倒过去又写聚合相见。这两句是说,像现在各人的政治处境来说,即使能寻常相见,但都已饱经风雨,成了惊弓之鸟,不可能像当初在西池那样纵情豪饮,开怀畅谈,无所顾忌了;只能谨小慎微地生活下去,以免再遭迫害。凡是受过政治风波冲击、饱经患难的人对此当有深刻体会。

  下片讲现在生活和心情。“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安稳”二字颇有深意。经过了险恶的政治风波之后,作者感到只有在家居锦屏中才觉得安稳,没有风险,朋友既无由见面,又音信不通,那么,只有趁今夜月明,梦魂飞渡,跨过江湖,飞越关山,来一次梦游。李白在梦游天姥时,不是曾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吗?只有梦,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政治的影响,可以自由飞渡。这说明一个遭受政治打击的善良的知识分子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这是设想月夜梦中重逢的话。论理,久别重逢,应畅谈彼此别后景况,为什么反而“休问”?实在是因为彼此遭遇相同,处境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彼此互问情况,徒增伤感而已。春天已经过去了,落花命运如何,还管得着吗?春天,是借指政治上的春天,也就是旧党执政的元祐元年至元祐八年他们春风得意的这段时间。“落花”,比喻他们这些像落花一样遭受政治风雨摧残的故旧。用比喻手法,更觉形象鲜明。用问句作结,提出问题百不正面作答,将答案留给读者去作,意味尤为隽永。

  这首词由欢聚写到分离,由分离写到梦思,由梦中相见而不愿相问,归结到春归花落,不问自明。笔法层层转进,愈转愈深,愈深则愈令人感慨不已。内容伤感凄楚而情调开朗乐观,这是本词一大特色。原载:《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出版



【点评】

  这是一首怀旧之作,作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弟弟,因与苏轼交往,和晁补之一起受到新党的政治迫害。全词以淡雅的笔触追忆昔日的欢娱和友情,从“忆昔”到“夜梦’,从“夜梦”到“落花”,详尽了坎坷的遭遇和人世的沧桑,同时朦胧地透出了一种怅惆情绪。上片“忆昔”二句,忆汴京旧游,意气风发。“别来”三句,写别后音信断绝,偶尔相见,已不知昔日之直言无忌。下片“安稳”二句,写相思难禁,只有梦中才能填补现实的欠缺。“相思”三句,想像梦中亦不便深谈,春去无迹,何问落花!迁客逐臣忧谗讥情,曲曲表出,备极吞吐之致。“相思休问定何如。”这句词的言外之意,与其问声相思如何,倒不如警劝“好渡江湖”。这既是理想的劝勉,又是豁达的超脱,充满痛定思痛,痛后自醒的人生体悟。全词妙在出语清淡,意味深长,写出特殊境遇下的心境,写梦,写春,写夜无不含着人生之悲。



【作者介绍】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宋词英译】

CHAO Chongzhi – Lyrics to the Linjiang Narcissi


Recollections of the West Pond come to me, how we drank in the pond,

Year after year, how we had many a joyful moment.

Since our parting, you have not so much as sent my way a note,

When we do come across each other on occasions,

I cannot even sense goodwill that a new acquaintance usually holds.


I've prepared a bed of embroidered quilt hoping for a good night's dream,

So as to allow me to the rivers and lakes cross.

In my wistfulness how could I consider where it would lead me towards?

For I know once spring has gone,

There is no one to prevent blossoms from drifting to their fall.



【词牌简介】

  《临江仙》,唐教坊曲,双调小令,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此词共六十字。至今影响最大的《临江仙》,就是杨慎写的《三国演义》的主题词。之后被用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水媛江妃”故名;黄升《花庵词选》卷一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



【格律】

  ⊙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舒亶|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由舒亶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作品,词以悲秋为契机,抒写被废黜后的凄凉心境以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并且隐含着政治希冀。开头两句写秋景:天涵水,沧波起,燕贴云飞,景象凄清,境界高远。“双燕”、“背飞”句以燕的飞离和云的寒冷烘托“独向小楼”的孤独及“倚栏看”的悲哀。“雪满”句景中寓情,并暗示政治时局之冷酷,这也正是“浮生只合尊前老”的原因。秋日而盼“故人”,“雪”中寄来“春讯”,希望友人政治上东山再起。语言自然淡雅,情景交融,曲折委婉,情婉意深。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

  作者: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①,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②,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③,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④。



【注释】

①芙蓉落尽:表明已属秋季,花残香消。芙蓉:即荷花。天涵水:指水天相接,苍茫无际,更显空旷寂落。
②背飞:朝另一个方向飞去。
③浮生:短促的人生。
④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陆凯与范晔是好友,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翻译】

  芙蓉落尽,天水相连形成一色,日色黄昏,风又将水上的沧波又吹起。那一对反向而飞的双燕,紧贴着秋云,感受着这秋的寒意。我一人在小楼的东侧,凭栏向远处望去。思前想后,觉得人生一世,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只好借醉乡暂时消掉心中之苦。时光过的真快,又是一年冬天到,白雪又落满长安道。每天早晚,我想我的老朋友也会登高台,并会寄上一枝早梅给我,为我带来南方的春天意味。



【赏析】

  此词为词人寄赠友人黄公度之作。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傍晚小楼上欣赏秋景,下片写作者冬日的长安,盼望老友送梅来到,字里行间隐晦地传达出作者因触犯当政者王安石而被撤职后既苦闷孤独又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

  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芙蓉,即荷花。荷花落尽,时当夏末秋初。秋风江上,日暮远望,水天相接,烟波无际;客愁离思,亦随烟波荡漾而起。这两句视野开阔,而所见秋风残荷、落日沧波等外景,则透示出一派苍茫萧索的情调。“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

  “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长安,借指京城。“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顺势而出故人,老朋友,指公度。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

  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用情颇深。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这是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里用典,却又切合作者当年与友人置酒相别的一段情事。如此,更见其情深而意切。



【点评】

  这是舒亶寄赠友人的一首词。舒亶曾在宋神宗时担任过御史中丞等职,曾与李定同做过弹劾苏轼以诗文讥讽新法的事,铸成荒唐的“乌台诗案”。后以罪罢废。舒亶对政敌攻击不遗余力,而对朋友,他则满腔深情。其爱其憎,都十分鲜明,后来获罪,亦因思维与性格过于偏拗所致。

  上片写词人日暮登楼所见。“芙蓉落尽”,点明了时值秋季,“天涵水”,叙写从高处远眺水天相接的景色,又引出思人的愁情。词人见烟波无际,不免客愁立起,再加上日暮黄昏近,就更是愁烟四罩,此情此景,唐人已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人崔灏诗句)。舒亶虽不言愁,但愁之意象尽含句中,情景交融,在此两句中已呈现无遗。“背飞双燕贴云寒”进一步借物抒情,以双燕相背贴寒云而飞借喻了朋友的别离,并能触动起对朋友的思念,在将思愁之情渲染到极致时,才托出正在高楼独眺的主人公。这种自远而近的叙写法,虽常见于登高望远之作中,但此处所写却也有它独特的作用:“独”字挑头,既呼应前面所写景物的萧瑟凄清,又向下片孤独惆怅的感慨自然过渡。

  下片抒发人生的感慨和怀友之情。词人先以“雪满长安”的意象来衬托人生的孤寂和凄凉心境。“浮生”表明对光阴荏苒、人生虚度的感叹,“只合尊前老”则反映出他借酒销日的郁郁寡欢,“雪满长安道”,则更加重了这种冷寂孤寥的气氛。后两句则是词人对友人的推想,他想像朋友亦会天天登台远望,思念着我,虽然风雪阻道无法相聚,但他一定会折梅相赠,向我报道江南早春的消息。词人既以折梅相赠的典故传达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又以江南春色的报春梅聊以自慰,换来可以盼望的未来与欢悦。

  古人的交往与情谊是多么纯净可爱,他们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而非物质的、功利的交往。汪伦以踏歌送李白,让李白感到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也不及这歌声中的情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亦将明月寄赠好友王昌龄,以表达他的一往深情。“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更以浓浓春色比拟对友人的相思浓情,让春色时刻陪伴着友人。“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舒亶翻写了南朝宋陆凯折梅寄赠范晔的诗句,给人以美好、温暖和纯清之感,读了让人齿颊留香。 (蒋述卓 点评)



【作者介绍】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宋词英译】

SHU Dan – Lyrics to the Melody Dedicated to Lady Yu


Flowers of lotus have wilted in the waters that the sky runs into,

At sunset dusky waves undulates.

Silhouetted against cold-seeming clouds a pair of swallows flit across,

On a raised chamber on the east shore, leaning against the balustrade I gaze.


Life's vicissitudes makes wine the best partner when it comes to faring the old age,

Now that snow has covered the historical Changan Avenue.

When you do the lofty terrace scale,

Post me from the river's south a spring sprig off a plum tree that is blooming away.



【词牌简介】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碧鸡漫志】:「脞说称[虞美人]起于项藉[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宣子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轻血化为原上草』之句,世以为工。』又【梦溪笔谈】云:「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有者可余地四字略断为豆,但还是以九字到底为佳。



【格律】

  格律对照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仄韵)

  往事知多少。

  ◎●○○▲(协仄韵)

  小楼昨夜又东风,

  ◎○◎●●○△(换平韵)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协平韵)

  雕栏玉砌应犹在,

  ◎○◎●○○▲(三换仄韵)

  只是朱颜改。

  ◎●○○▲(协三仄韵)

  问君能有几多愁?

  ◎○◎●●○△(四换平韵)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协四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三百首·第三卷】

渔家傲·小雨廉纤风细细|朱服|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渔家傲·小雨廉纤风细细》由朱服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即景抒怀。以伤春入题抒发遭贬后的忿闷,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开头两句写春景如画。“湿花飞不起”而与春一道“付与西流水”,则将伤春与自愁融合于一,大有无可奈何之叹。上阕写景,景中有情;下阕则直接抒情。“金龟”句主要发泄被贬谪的牢骚。“寄语东阳”、“酒市”句明写借酒消愁,但也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今日之乐必将化为来年忆旧时的凄苦之泪!明知如此,执意为之,使词的寄寓更深刻,情感更深沉。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渔家傲·小雨廉纤风细细》

  作者:朱服

  小雨廉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西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注释】

①和春:连带着春天。

②九十:指春光三个月共九十天。

③金龟: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龟。此处“金龟解尽”意即彻底解职。

④东阳:今淅江金华市,宋属婺(wù)州东阳郡。

⑤沽酒:卖酒。



【翻译】

  春天里,小雨绵绵,春风轻轻细柔,千家万户的杨柳,都迷漫在这和风细雨的烟色当中。花朵,被春雨淋湿,于是只好依恋着树枝,想飞也飞不起。这种景色,令人惆怅不已,只能眼看春光一起,都和东流的江水一样有去无回。九十天的春光能有经得起多少风雨?就算用金龟换酒,也不能挽留春天的脚步,使它留下。我要告诉东城的酒店老板,今天拼上了,也要喝个大醉,哪怕将来是一场伤心的回忆。



【赏析】

  此词借咏春抒发心中不平,旨在借春愁感慨人生。上片描写春雨中的自然景象,无论笼罩着青烟的杨柳,还是依恋着树枝的湿花,都浸润着诗人心境中一派愁苦郁闷的情绪。由于上片结尾情绪上的转换,自然地引出下片一通有关人生哲理的感喟,“人生不满百”,还不知像李白将金龟换酒那样及时行乐,还比较明智。此词写春季雨景,以抒情愁怀,进而感春光易逝,华年难留,不如及时行乐,全词格调似豪迈而实凄苍。然而语句工丽俊美。结尾二句,仔细品味,足见作者所谓“而今乐事”即及时行乐背后的悲怆。“恋树湿花飞不起。”这句词极赋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将失意之人愁绪锦锦难遣的情况表现出来,于旷达之中隐寓着淡淡的人生好景难长的忧伤,此词以花拟人拟情,神似韵致全出。



【评解】

  这首小词,借惜春伤春以抒怀。上片写春景。细雨如丝,烟笼杨柳,水流花落,春光将尽。眼前景色,惹人愁思。下片抒情。流光似水,浮生如梦。唯有酒中寻乐,醉里忘忧。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集评】

《乌程旧志》云:朱行中坐与苏轼游,贬海州,至东郡,作《渔家傲》词。读其词,想见其人不愧为苏轼党也。

  《蕙风词话》:白石词:“少年事情老来悲。”宋朱服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亦上景下情作法。起两句,写雨中杨柳。“恋树”三句,写花落水流,皆令人生愁之景象。下片,写浮生若梦,惟有极时行乐。“而今乐事他年泪”句,一意化两,感伤无限。--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作者介绍】

  朱服(1048-?)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州、婺州等地。哲宗朝,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时,任集贤殿修撰,后知广州,黜知泉州,再贬蕲州安置,改兴国军卒。《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格调凄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宋词英译】

ZHU Fu – Lyrics to a Fishermen's Melody


Fine is the drizzling rain and tender the wind,

Households and their willows give the enshrouding mist a hue of green.

Blossoms cling to trees as they are wet and weighed down in their drift,

Endless is melancholy

That follows spring and the waters flowing east.


How long last ninety vernal days?

Even if one sets aside his gilded tortoise to sobriety lose, spring is still unable to stay.

Let us become attached to the wine vendors of Dongyang,

And in a carouse participate,

Easily becoming recollections drawing another year's tears are transient joys of today.



【词牌简介】

  《渔家傲》,词牌名之一,又称《荆溪咏》、《游仙咏》、《绿蓑令》、《吴门柳》、《忍辱仙人》。,双调六十二字,仄韵。又: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又有二: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渔家傲》不见于唐、五代人词,至北宋晏殊、欧阳修则填此调独多。《词谱》卷十四云:“此调始自晏殊,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

  本调六十二字;前后阕相同,完全惟七言仄韵诗两绝合为一。其所不同者仅有第三句协韵,以及下添一个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亦须协韵。﹝惜香词﹞后段三字句不协韵,实系错误。七言句第一三字平仄虽可通融,故如杨慎词,于后半第三句作仄平平仄平平仄,则非初学者所宜法矣。



【格律】

  ●●⊙○○●▲

  ⊙○⊙●○○▲

  ⊙●⊙○○●▲

  ○⊙▲

  ⊙○⊙●○○▲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瑞龙吟·章台路|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瑞龙吟·章台路》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访旧感怀之作。是词人因遭党祸罢黜庐州教授,十年后方被召回京师任国子监主簿。此词便是写回京后访问旧友的复杂心情。全词三段。上阕写初春访旧的环境氛围,中阕回忆当年初来时所见所爱,忆念伊人。当年万种风情,宛在目前。下阕抚今追昔,极写物是人非的哀戚。“歌舞”依旧,“秋娘”不在,于是引发过去与“秋娘”的一段文字姻缘的回顾。“吟笺赋笔”二句用李商隐赠歌女情诗之故实写自己与“秋娘”的挚爱。此作以铺叙手法绘画形象披露内心愁苦,今昔交错,人物情绪与作品境界均给予动态性的表现,其结构模式甚至带有戏剧性特点。这使它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瑞龙吟·章台路》

  作者: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注释】

  1.章台路:章台,台名。秦昭王曾于咸阳造章台,台前有街,故称章台街或章台路,其地繁华,妓馆林立,后人因以章台代指妓女聚居之地。

  2.试花:形容刚开花。

  3.愔愔:幽静的样子。坊陌:一作坊曲,意与章台路相近。

  4.定巢燕子:语出杜甫《堂成》诗:"暂子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又寇准《点绛唇》词云:"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

  5.乍窥门户:宋人称妓院为门户人家,此有倚门卖笑之意。

  6.浅约宫黄:又称约黄,古代妇女涂黄色脂粉于额上作妆饰,故称额黄。宫中所用者为最上,故称宫黄。梁简文帝《美女篇》:"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庾信《舞媚娘》:"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约,指涂抹时约束使之像月之意。故浅约宫黄即轻涂宫黄,细细按抹之意。

  7.前度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又有《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曰:"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惟菟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诗云:"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此处词人以刘郎自比。

  8.旧家秋娘:这里泛指歌伎舞女。元稹、白居易、杜牧诗中屡有言及谢秋娘和杜秋娘者,盖谢、杜云云别其姓氏,秋娘则衍为歌妓的代称。

  9.《燕台》句:指唐李商隐《燕台四首》。李曾作《燕台》诗四首,分题春夏秋冬,为洛阳歌妓柳枝所叹赏,手断衣带,托人致意,约李商隐偕归,后因事未果。不久,柳枝为东诸侯娶去。李商隐又有《柳枝五首》(并序)以纪其事。又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云:"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此处用典,暗示昔日情人已归他人。

  10.露饮: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风禅露饮",此借用字面,指露天而饮,极言其欢纵。

  11.东城闲步:用杜牧与旧爱张好好事。杜牧《张好好诗》序云:"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沉着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12.事与孤鸿去: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13.官柳低金缕:柳丝低拂之意。官柳,指官府在官道上所植杨柳。金缕,喻指柳条。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诗:"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牛峤《杨柳枝》词:"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译文】

  我又来到章台路,冬日的梅花悄悄凋谢,春天的桃花开始开放。路上街坊人家还未起来。房上驻窝的燕子,又到返还的时间了。我不禁暗自想起,当年的情景。那个娇柔的小女孩子,刚刚倚着门户向外偷看。她的妆化得很浅,天生丽质。用彩袖轻掩面容,悄悄微风笑语,引人怜爱。前度成仙的刘郎重到这里,访问故里寻找秋娘,姝丽,只有旧家的秋娘声价不变。吟唱词曲,赋写诗篇,有人还能记住往日的燕台诗句。现在谁能把我陪伴,到名园去开怀畅饮,到东城去闲情逸致游览一番。一切旧情,都随孤鸿远远地飞去,如过眼云烟。此次看访春天,不曾想,得到的尽是满面的烟絮,和离情别绪。



【题解】

  本篇是怀人之词。词人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想起从前的恋人,内心无限惆怅和悲伤。
  
【句解】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
  章台为旧时长安宫殿名,汉时有章台街,唐人则以“章台柳”比拟歌妓。“章台路”三字,点明地在繁华都市歌伎所居之处。“褪粉梅梢”,“试花桃树”,点明时令,兼写风景。梅花花期早于桃花,梅花谢了,桃花始开。梅花之艳,不及桃花,故着一“粉”字。“褪粉”、“试花”,用语雅致。“褪粉”,状其不舍。“试花”,状其羞怯。明人田艺蘅《香字诗谈》云:“花始开曰试花”。“试花”的“试”字,妙不可言:一朵小花新开枝头,羞涩而又殷切,仿佛是在试探。清真词里常用这个字,譬如“旧日潘郎,亲试春艳”。“试”字,仿佛是清真词的专利。“还见”二字,不可轻轻忽过。透露的信息乃是旧地重游。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愔愔”,是幽深之貌。“坊陌”,即是“坊曲”,唐代制度,妓女所居之地,称“坊曲”。“定巢燕子,归来旧处”,写景兼明时令。“定巢”,是选定位置筑巢。燕子恋旧,习惯在老地方筑巢。燕子尚知归来旧处,人当如何呢?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
  换片处,笔锋陡转,果然是触景生情了。“黯凝伫”,是一下子呆住了,黯然神伤,脑子里一片空白。“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是回过神来,痛定思痛后的感觉。面对此情此景,想起来的是一个痴心多情的小女子。“乍窥门户”,是因羞怯而有好奇心,扒着门缝看人。
  
  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乍窥门户”,还是从门缝里看。写到下三句,视线一下子就打开了,眼前是一片欢声笑语。“侵晨”,即是拂晓。“宫黄”,就是古代女子涂抹在额上的颜料。“浅约宫黄”,说的是化淡妆。黎明时分,爱美的女孩子们便早早起来了,她们一个个窗前描眉画妆,不时举起衣袖遮挡晨风,她们的笑声飘荡在春日的晨光里。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前度刘郎”,是用典。刘晨、阮肇曾入天台山,邂逅仙女。唐代诗人刘禹锡元和十年咏玄都观桃花诗,有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花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太和二年又有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周邦彦此处用“前度刘郎”语典,用意正在“重到”时物是人非。“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四句须一气连读。故地重游,左邻右舍都问遍了,当年擅长歌舞的青楼姐妹,只有秋娘还是一棵常青树,为人追捧。“秋娘”,代指歌伎,尤指色艺双绝者。唐代歌伎,多名“秋娘”,如杜秋娘。“前度”、“旧家”,透露出怀旧的气息。“声价如故”的“秋娘”,不是别人,正是我所思念的“乍窥门户”的“痴小”“个人”阿。声价虽则如故,奈何人去楼空。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有《赠柳枝》诗:“长吟远下燕台句,惟有花香燃未消。”李商隐在这首诗的诗序里交待:柳枝是洛中歌伎,因听见李商隐的亲戚李让山吟咏李商隐的《燕台诗》,而对李商隐产生爱慕之心。但是后来有情人未成眷属。“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用的便是这个典故。“吟笺”、“赋笔”同义,都指诗文。这里是说自己还记得写给她的那些诗句。“东城闲步”用杜牧与张好好的典故:杜牧写有《张好好诗》,序里交待了自己和张好好的交往过程,张好好后来为人娶走,两人在洛阳东城相遇,感叹万千。“名园露饮”,是说所思念的女子嫁入豪门,自己忧思难忘,常在园中徘徊,直至夜深,露水沾湿了头发和衣裳。“知谁伴”,是反诘语气,意在说无人相伴。
  
  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
  往事仿佛随着孤单的大雁飞走了。可是故地重游,睹物伤怀,勾起的都是离愁别绪。往事毕竟不能如烟。官道边柳丝随风低舞,牵动的都是不能忘却的过去与哀愁阿。“探春”之“探”字好,是不忍触及而终究还是要触及。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故地重游,久久徘徊,直到傍晚才纵马归去。黄昏的时候,有纤纤细雨飞过池塘。回首令人断肠的旧时庭院,唯见一帘风絮。


  
【评解】

  周邦彦词集——《清真词》《片玉词》等各种版本,都将本篇列在卷首,可见是周邦彦和后代词学家公认的压卷之作。俞平伯《清真词释》评此篇,说:“以景起,以景结,春景为一篇之枢纽。先述归来所见,后方点出归来旧处,倒叙有力。见春物之恬静,遂想个人当年光景来。第三叠方仔细叙述本事,妙在吞吐回环,欲言又止,神味无穷。”周密《宋四家词选》评此篇,说:“不过桃花人面,就去翻新耳。看其无情入,结归无情,层层脱换,笔笔往复处。”周密说的“无情入,结归无情”,就是俞平伯说的“以景起,以景结”。清真词,以深情著称,真情贯注全篇,故能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



【赏析】

  这首词,正如周济所云:“不过桃花人面,旧曲翻新耳。”(《宋四家词选》)孟棨《本事诗•情感》记崔护于清明在长安城南村庄艳遇故事,作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们再结合周邦彦的身世和政治生涯来看,词中的“刘郎”当系以自己比刘禹锡而言。刘禹锡是唐代顺宗时的革新派人物,后遭贬放,又曾返京师。写有《再游玄都观绝句》,诗云:“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周邦彦倾向新政,曾为宋神宗所赏识,后神宗逝世,高太后听政,任用司马光等,周邦彦外出为庐州教授,羁旅荆江,游宦溧水。直至哲宗亲政,罢黜旧党,周邦彦才得返都。但在当时执政的新党实已变质,他的抱负仍然不得抒展,所以这首词当是暗寓这些情节的。词,字面上的重见桃花、重访故人,有“还见”、“重道”之喜,但只见“定巢燕子,归来何处”“旧家秋娘,身价如故”,自己则“探春尽是,伤离意绪”。空来空去,落得“断肠院落,一帘风絮”。词,大开大合,起句突而又平。又其云在“章台路”上,不写眼前所见,却说“还见”云云,梅桃坊陌,寂静如故,燕子飞来,归巢旧处,全系写景,但以“还见”贯之,人之来,人之为怀旧而来,人之徘徊踯躅,都从字里行间露出,景中含情,情更浓烈,可见此词的沉郁处。中片本为双拽头,字句与上片同。以“黯凝伫”之人的痴立沉思写起,不写他所访求之人在与不在,而只“因念”云云,表面上描绘其昔时情态笑貌,实则追想从前的交游欢乐,但不明说,实是词的顿挫之处。下片则铺开来写,加深描绘“前度刘郎”“旧家秋娘”,一则“事与孤鸿去”,一则“声价如故”,对照写来,顿挫生姿。“燕台句”写空有才名,而今只留记诵。“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清游何在?真是沉郁之至。一结以“飞雨”、“风絮”,景中含情,沉郁而又空灵。这首词以“探春尽是,伤离情绪”为主旨,直贯全篇。从时间上说,是以今昔情节对比写来。上片之“章台路”、“坊陌人家”均写今日之景。中片之“因念个人痴小”云云都是写昔人的情况。今日之景是实写,昔日之人是虚拟。一实一虚,空灵深厚。“还见”字犹有过去的影子。“因念”字徒留今天的想象,又是今中有昔,昔中有今。下片则今昔情事交织写来,“前度刘郎重到”有今有昔。“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则是昔日有者,今日有存有亡。“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东城闲步。”又是昔日之事,而今日看来,一切皆“事与孤鸿去”。最后又写念日情况,是在“官柳低金缕”的风光中,“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有今而无昔。今之惆怅和昔之游乐成一鲜明对照。词在时间上就是这样似断似续,伤春意绪却是联绵不断。词又是一起写景,一结写景。一起静景,一结动景。花柳风光中人具有无限惆怅,是以美景衬托出感伤,所以极为深厚。加以章法上的实写、虚写、虚实穿插进行,显出变化多端,使这首词极为沉郁顿挫而得到词中之三昧。



【点评】

  这首词是作者的代表作,也一向被认为是周词的压卷之作。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春,周邦彦出任外官期满后,回到京师,旧地重游,追怀往事,思念并寻找当年恋过的一个歌妓,由此引发了无限的感触。这首词融抒情、写景、怀人、叙事为一体,层层脱换,回环婉转,妙笔迭出。这首词,正如周济所云:“不过桃花人面,旧曲翻新耳。”(《宋四词选》)这首词分三叠,首叠“章台路”写今日次叠“黯凝伫”写昔日,三叠“前度刘郎重到”写今昔。结构清晰,时层层递进,丝丝入扣。断肠院落,一帘风絮。“断肠”二句为临别最后一瞥,永远难忘那座令人伤心断肠之地,满帘是风吹柳絮,词人仿佛感到满目全是像柳絮一样缭乱的离愁。全词景起景收,中间今昔交错,虚实相映。融写景、叙事、怀人、抒情为一体。读此词如置身于时光交错,情景交错之境,在今昔对比中发现现实的失落空虚,令人无限感伤。

  表面看来该词写旧地重游,但已看不到旧日情人的怅婉之情,并在开篇就表明了这旧日情人乃汴京的一位妓女。周济于《宋四家词选》评此词"不过桃花人面,旧曲翻新耳。"而这首词一向被列为清真词的开篇,颇具争议。该词作于绍圣四年(1097),时作者在经历了十年外放后还朝任国子监主簿。十年重回旧地,就如人面桃花,人事全非,周邦彦在这十年里深刻体会到官场党争频繁,新旧交葛,仕途险恶莫测。罗忼烈认为此词:"看似章台感旧,而弦外之音,实寓身世之感,则又系乎政事沧桑者也。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宋词英译】

ZHOU Bangyan – Lyrics to the Chant of an Auspicious Dragon



Along the Medal Terrace, there remains plum blossoms that are wilting still,

Already beginning to bloom are peach trees.

Quiet are the streets of this neighbourhood,

Swallows that have nests here are about to make a return to their origin.



In silence I stand still,

I recall her petite figure, and how she'd suddenly look out the windows.

In the morn, she would powder her brows with the colour of the moon,

Her sleeves would move air and her laughters would fill the room.



Once upon a time, upon Master Liu's return,

He visited his old neighbours in his old neighbourhood,

Of all dancers of his contemporaries, there was only Madam Du,

Who could still command what she used to.

I pick up a brush to a prose compose on coloured sheets,

Springing spontaneously to mind are the writings devoted to the Yan Terrace.

Who remains to accompany me, to drink alfresco in this famed garden,

And to go on walks to the town's east?

Everything has left with the wild geese,

I hope to hold onto spring, yet its departure deeply disappoints me.

Along the main avenue willows bow like curls of golden strands,

I come home late on horseback, over the pond fly threads of drizzle.

Heart-rending feels the garden, beyond the screen drift catkins in the wind.


【词牌简介】

  《瑞龙吟》,词牌名之一。《瑞龙吟》乃长调,三叠,全词共一百三十三字。首叠五十四字,四个韵句,六仄韵。其中第一韵句、第三韵句之第一子句入韵,为楔韵。中叠三韵句,三仄韵。末叠亦是四韵句,六仄韵。其中第二韵句、第三韵句之第一子句入韵,为楔韵。楔韵者,可用可不用。该词牌适宜写情。

【格律】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注:

  ①方括号里的字为符合“奇活偶定”变通原则的用字。填词时你也可以按“奇活偶定”变通原则的用字,但要尽量避免出现拗句。

  ②上叠第一韵句之第二子句(六言句)周词不合律为“平仄仄仄平平”。中叠第二韵句各子句周词均不合律,为“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下叠第三韵句最后子句周词亦不合律为“平平平平仄仄”。《钦定词谱》通常将这种非律格式也作为定格,但这不是词律。

  其实,词律并不像明清人说的那样严谨,而是“律服从于词意”,好的词句或无法安排平仄的句子,可不使用律句。如上述周词中的几个非律句便是此种情况。词韵松于诗韵(可邻韵混押),词律更松于诗律(可用非律句)。这是不争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琐窗寒·暗柳啼鸦|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琐窗寒·暗柳啼鸦》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描写作者年老远游思念家乡的凄凉感受。上阕写词人听到户外雨声,昔日爱妻在西窗前剪烛私语的情景又现眼前,宛若自己少年时代身处雨夜的孤舟之中也是这样风灯零乱、夜雨止宿。少年远行,老年羁旅,心情一样的萧索。下阕回到眼前:地点又是昔日的“嬉游处”,但却今非昔比:全城在过寒食节,眼前一片萧瑟。今日凄凉与昔日“嬉游”的强烈反差,更令人伤感心痛,于是往旗亭买醉,以麻醉自己剧烈的心痛。“想东园”三句是对家乡现况的庙想,昔日常去的东园,现在该是桃李争妍,春色满园了吧!“小唇秀靥”的伊人如今还在不在?最后三句设想归去,人已迟暮,春正远去,残英遍地,只能花下酣醉,排解郁结。全词就是在忽此忽彼的时空转换中,吞吐复杂心绪。全词字句典雅,巧妙化用前人诗句而无雕琢之痕。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琐窗寒·暗柳啼鸦①》(寒食)

  作者: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②。似楚江暝宿③,风灯零乱④,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⑤。旗亭唤酒⑥,付与高阳俦侣⑦。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⑧?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注释】

①琐窗寒:周邦彦创调,因词有“静锁一庭愁雨”、“故人剪烛西窗语”句,故取以为词调名。
②剪烛西窗语: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更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暝(míng):日落,天黑。
④风打零乱:杜甫诗:“风起春灯乱。”
⑤禁城百五:据传,冬至节后一百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清明始以榆火燃薪。“禁城”:全城皆禁火。
⑥旗亭:市楼,有旗立于上,并设酒肆,为唐宋时文人墨客游憩之所。
⑦高阳俦侣:高阳酒徒的朋友。
⑧小唇秀靥:李贺诗:“浓眉笼小唇”,又“晚奁妆秀靥”,写女子美貌。



【句解】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暗柳啼鸦”写景,是大勾勒手法。“暗”字有两重意思,一则表明时令,暮春时节,柳丝已由嫩黄转为深绿;二则表明时间,黄昏之际,暮雨将至,远看柳树自然是昏暗一片。此时此刻,鸦、鹊之类的鸟儿自然急飞归巢,还要伴随惊叫之声。接下来,便写人以及人所处的环境。“单衣伫立”,从《西洲曲》中来。《西洲曲》里说“单衫杏子红”,又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是写女子痴情守望情郎归来。这《西洲曲》一样的痴情小女儿,在为谁伫立呢?“小帘朱户”,正与“痴小人家女”相配,秀而明媚。雨来了,种有桐树的半亩小院,便都在烟雨迷蒙之中了。“静锁”二字,将整个画面定格下来,好一副春日暮雨图。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夜将残了,雨犹自下个不停。春愁在雨夜滋生,忽然便想起从前也是这样的雨夜,故人相伴西窗之下,剪灯夜话。“故人剪烛西窗语”,自是从唐人李商隐的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忽又觉得此情此境,竟与少年漂泊途中所遇到过的江风打灯的雨夜,何其相似。江在南方,故云“楚江”。“瞑宿”,即是夜宿。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上片都说从前,过片由“少年”转到“迟暮”,便说到如今了。当下身在何时、何地呢?“店舍无烟”,点明时令是在寒食节。“禁城”,指京城,即汴京。“百五”是唐宋人习惯说法,指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禁火三日,是当时习俗。“旗亭”,即卖酒之市楼。“高阳俦侣”,是说酒友。“高阳”,用的是“高阳酒徒”郦食(yì)其(jī)的典故。高阳,古地名,在今河南杞县西。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引兵过陈留,郦食其前往谒见,通报人说有个儒生来求见,刘邦说,我正忙着夺天下,没有时间见什么儒生。通报人对郦食其说了,郦食其瞠目按剑对通报人说:“去,再去向沛公通报,说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于是郦食其便闯了进去。此处的“付与高阳俦侣”,是说找几个酒友一起喝酒,借酒浇愁。

  想东园、桃李经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想东园、桃李经春”,是用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三“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的语典。“小唇秀靥”,形容意中人的娇小清秀。“今在否”,是疑问语气,无非是说物是人非。“到归时”,是自计归期。“携樽俎”,是带上酒具。“残英”,即是残花。残英所待之“客”,不是别人,正是词人自己。此“客”字,自“笑问客从何处来”化出。旧日东园,桃李一般的意中人早已不在了。所能知道的,是归去之日,唯有残花相待。虽是残英,然而毕竟曾是旧日桃李。篇末三句,慰藉而复酸辛。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评解】

  本篇上片忆旧,下片伤今。题旨终是怀念旧日情人。篇末三句作伤心无奈语,最是可怜。俞平伯《清真词释》评论说:“‘想东园’以下直贯结尾,一气呵成,自为清真之惯技,固一篇之警策也。意谓春光晼晚,尚有残英可陪樽俎,而小唇秀靥则何如耶?着一‘否’字,又着一‘定’字,在有意无意间。‘定’字有‘或’、‘应’的意思,却较重,亦半虚半实也。”



【赏析】

  这首词抒发的是词人的羁旅情怀,清真工羁旅行役之词,人所公认。词作的上片写暮春欲雨之时,由日转夜,从夜雨说到话雨,又从话雨想起昔年楚江暝宿时旅况,羁旅情味,由外及内使人深思。下片叙写寒食及节日思乡之情。寒食禁烟而饮酒,人到老年,回忆往事不胜感慨。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开首三句即点明时间和词人彼时所处环境。薄暮时分,柳色渐渐昏暗,乌鸦盘旋聒噪,词人正站在朱户之中,小帘之后凝神沉思。首三句虽为叙写眼前景况,但仍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薄暮时分,天气渐暗,群鸦乱啼,单身一人置身其间,词人的愁思、烦乱心情,即已呼之欲出了。此外“暗”与“啼鸦”也有暗示欲雨的作用。“桐花半亩,静销一庭愁雨”,这两句词人继续叙写他伫立帘后所见之景,同时景中含情,词人的愁绪已经跃然纸上。这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所描写的意境相似。黄昏时节,再加上绵绵不绝的春雨,这种意境描写虽非清真所首创,却是古典诗词中描写愁绪时最常用的典型环境。这里词人用一“锁”字使得本为抽象无形的情绪形象化,从而突出了词人此时愁闷难堪的心境。“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这三句是说那滴哒的雨声洒落在空寂的台阶上,使得词人心绪更加烦乱愁闷,直到夜深仍不停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不禁思绪联翩,想到何时才能与故人相会。这里化用了李商隐《夜雨寄北》诗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词作至此,愁绪的内含已渐渐明朗、具体化了。歇拍三句:“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这一层词人宕开一笔,由眼前之景转而幻想从前,在变幻境界中感叹风灯零乱,少年羁旅,颇有不胜今昔之感。“楚江”,此当指长江,李白诗有“天门中断楚江开”,杜甫诗有“楚江巫峡半云雨。”“风烛”,此形容人生短暂,老年人如风前之烛。苏轼诗有“过眼百世如风灯”,杜甫诗有“风前春灯乱,江鸿夜雨悬”,所绘即此情景。

  下片写节日思乡之情。“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词作由上片末尾的少年羁旅,转入叙写迟暮情景,以前之虚幻,转入眼前之说实;前之遥远回荡,此则转入本题。章法大开大合。因寒食禁烟,故曰“无烟”,“禁城百五”,也是寒食节。《荆楚岁时记》:“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寒食禁烟不禁酒,故可去酒楼饮酒。“俦侣”,即伴侣。“高阳”,地名,在河南杞县。《史记》中郦生为高阳酒徒。李白诗有“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这句的意思是说,寒食节中,旗亭饮酒取乐之事,还是让高阳酒徒们去吧。这里用的是侧笔,实际上是叙说自己为愁思所缠绕,没精打采,对玩乐毫无兴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对羁旅之愁与思家之情化成了具体的内容,那“东园”此时又是一番桃李争春,明媚春光,而那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姑娘,如今是否还在?词人描述得越具体,越真切,说明其思念之情越铭心刻骨。此外,用一“否”字,词人的关切之情更显真切。歇拍三句:“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词人归心似箭,未踏归途,心早已设想好归家时的情景。到那时,春意犹在,尚有残花挂在枝头,自己定要好好地款待自己一番。“客”字,表明词人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游子身分。

  整首词很巧妙地将现实、回忆、设想结合起来,结构天成,含蓄而又细腻,意淡而气厚。周济称赞该词“奇横”(《宋四家词选》),黄蓼园则评:“前阕写宦况凄清。次阕起处,点清寒食。以下引到思家情怀,风情旖旎可想”(《蓼园词评》)。品评颇合实际。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宋词英译】

ZHOU Bangyan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an Inlaid Window in the Cold



In the shade of willows crows caw,

Long I stand with only a single layer of clothes, a screen hangs behind the red door.

Blossoming away are half an acre of phoenix trees,

Here locked in silence is a courtyard of melancholy drizzle.

Awash are empty stairs, deep is the night yet there continues the rain,

Much like old flames sharing a night over a dwindling candle by the west casement.

It also resembles an night stay by a southern river,

Where there'd be lights flickering in the wind, illuminating a young wayfarer like me.



Late it is for sightseeing of interesting places.

Cold and smokeless are stoves at the inn,

The town has banned raising of fire for it's the one hundred and fifth day of the year.

I call for a drink at the pavilion selling wine,

For all fellow tipplers around.

The East Garden comes to mind, where peach and prune trees blossom in spring,

Yet is her delicate face with little lips there still?

When it comes to my homecoming, there must be remnants of blossoms still,

Waiting to be gathered by this traveller who wine brings.


【词牌简介】

  《琐窗寒》,词牌名之一。周邦彦创调,因词有“静锁一庭愁雨”、“故人剪烛西窗语”句,故取以为词调名。


【格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词。开头三句写初春黄昏外景,点明时间地点。接下四句,写燕能入金屋,而心上人却不能谋面。只能听到伊人弹琴吹簧的声音,备增孤独。“欲说”以下四句忆旧,将当时两人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情态生动绘出。下阕着重写自己的思恋。“遥知”三句假想对方念已;“最苦”写自己梦魂难寻,虽有伊“待月西厢”,却连梦中也不能去到伊人身边。“问”数句盼望重叙旧欢。但结尾又转而把期待全抛掉,诘问苍天:难道让我们“霎时厮见”都不行吗?全词由景而情,吞吐往复,层层递进,将情写到极处,令人读后心潮难平。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风流子·新绿小池塘①》

  作者: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②,旧时巢燕;土花缭绕③,前度莓墙④。绣阁、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⑤。欲说又休,虑乖芳信⑥;未歌先咽,愁近清觞⑦。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白待月西厢⑧。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⑨。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⑩,偷换韩香⑾。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注释】

①风流子:唐教坊曲名。
②金屋:美人住的地方。汉武帝幼时曾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储之。” 金屋:《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胶东王曰:‘欲得妇。’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否?’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此处金屋犹言‘金闺’,系闺阁的美称。
③土花:此指贴墙而生的苔藓类植物。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三十六宫土花碧。”
④莓墙:长满苔藓之墙。莓,莓苔,青苔。
⑤丝簧:管弦乐器。
⑥乖:错过。
⑦清觞(shāng):洁净的酒杯。
⑧待月:元稹《会真记》莺莺与张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⑨不到伊行:不到她身边。行(háng):那边,旁边。
⑩秦镜:汉徐淑赠给丈夫秦嘉明镜,秦嘉赋诗徐谢。汉秦嘉赴京师致事,其妻徐淑生病归母家,未获面别,留赠诗三首,其三云:“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宝钗也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临别留赠宝钗、明镜等物表达情意。韩香,《晋书·贾充传》载,贾充女午,与韩寿私通,窃武帝赐其父西域所进异香以赠寿。充发觉后,以女稼寿。后以此指男女暗中通情。
⑾韩香:晋时贾充的女儿贾午受韩寿,赠香与寿,贾充闻寿身上的香气,知是女儿所赠,于是将午嫁给韩寿。乐府诗云:“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



【翻译】

  刚刚新绿的春水,涨满小小的池塘,风吹门帘,引得它微微吹动。细碎的帘影,如在斜阳中飞舞着,此景动人。我真是羡慕金屋中往日的燕子,那样自由自在来回飞翔。我也羡慕那些青苔,可以和从前的院墙相依相伴。院墙内的绣阁里,挂着层层凤帏的帘子。我见不到她,只能听到她演奏乐曲的美妙声音。那琴声如人,透露出她一层层的心事,想又诉说又有些犹豫,她生怕对方不如往日那样,已经对她变心。还没有开始歌唱,她便先已哭泣,过于忧愁只得以酒消愁。我遥知你梳洗打扮好,悄悄开了门,像崔莺莺那样待月西厢的心上人,今夜我却无可奈何,无法与你相伴。我真想问一问,什么时候能再想见,互诉衷肠?我要送给你梳妆的明镜,你也会偷偷地给我导香。老天爷啊老天爷,给我们帮个忙,马上就让我们相见。



【讲解】

  词作于词人元祐八年(1093)调知溧水后三年间,是一首诉说相思怀人的作品。全词由景及情,抒情由隐而显,人的心理描绘极为细致周到。词中怀人,层层深入,有时用对照手法,从双方写来,层次极为清楚。

  上片写景,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徘徊于池上,离意中人居处不远,却无法接近。“新绿小池塘”,谓池水新涨:“绿”为水色,此宅院中的小池。首句颇得静雅之趣。转到下两句,仍写池水,而静中见动。帘影映入水中,风摇影动,加以水面折光,便成碎影,再着斜阳返照,浮光跃金,景色奇丽。不仅体物尽态极妍,且隐含人情。

  “羡”字所领四句,蕴含景中的情感略有显露。燕子旧年筑过巢的屋梁上又来筑巢;土花前番生过的墙上又生了出来。主人公所以“羡”此二物,是因它们能隔年重临故处,而对比自己此时不能重续旧欢,有人不如物之慨,是为触景生情。这四句形式属“带逗对”,词序略有挪移,即以“土花”对“金屋”,尤觉工稳。“绣阁里,凤帏深几许”,问句,便觉一往情深。

  “听得理丝簧”即是池上所闻。以下四句写“丝簧”似是以琴者传情。那声音象怕误了佳期芳信,满怀幽怨无处倾诉,故“欲说又休”;本应对酒当歌,但怕近酒,故又“未歌先咽”。词情暗由己思人转为写人思己。

  换头三句,悬想伊人晚妆停当,待月西厢,正思念、盼望自己。“待月”二字表明与上片所写“斜阳”已有一段时间间隔,但仍从对方落笔,词意与上片相续。不作“遥想”而径写“遥知”,概说心意相通之情。丝簧可闻的地方著一“遥”字,又表现出咫尺天涯之感。明知她待月西厢,却无法赴会,是一苦,连梦魂也不得去她身边,便更苦了。

  紧接便是长长一句:“问何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东汉秦嘉出为吏,其妻徐淑因病不能随行,嘉乃寄赠明镜、宝钗等物以慰之,此乃“秦镜”出典;晋贾充之女私慕韩寿,窃御赐异香赠寿,充知其事,即以女妻之,此即“韩香”的出典。这四句意思是封建礼教禁锢下的情侣发自心灵的呼声,它将词情又推进一层。末句就喊出内心呼声:“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似乎从中作梗,使有情人不得相会的,乃是苍天,不尤人而怨天,可见怨极;要求“霎时厮见”,又见渴望之急;便“霎时斯见”,于事何补,又见情痴。如此一问,引出至情至性之思。

  此词一起以景,极清丽,而又突然转折;一结以情,极朴厚而又干净利落。整首词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读来既明快又饶有情致,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赏析】

  王明清《挥麈余话》卷二载:“周美成为江宁府溧水令,主簿之室,有色而慧,美成每款洽于尊席之间。世所传《风流子》词,盖所寓意焉。新绿。待月皆簿所亭轩之名也。”此说法虽未必可信,亦不必拘泥于事实,然这首词确实抒发的是相思之情。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词作上片开首三句写景。先出小池塘,然接下去并未描绘池中或池周之景,而是单提池面映出的风吹帘动之影。有帘,就有窗,有屋,有人,可见主人公注意之所在。“舞”是动景,然而“舞”在水面上则构成一幅无声的静景,此外,“舞”在水面,由于风吹波动,帘影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在暗示主人公心态的作用。接下陡转笔触,发出感慨:“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羡”为领字,直贯四句。人而羡慕无知的燕子,因为它照旧可以度过以前度过的“土花缭绕”的“莓墙”,而飞进“金屋”。“金屋”,华丽的楼房,此指所眷恋者的住处。这里亦暗用“金屋藏娇”典故,暗示所思恋之人已属他人。“旧时巢”,去年曾巢于“金屋”的燕子,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跟往年一样,度过“莓墙”,飞入“金屋”,而人却被莓墙所阻,只能望“金屋”兴叹。这里词人的手法十分高超巧妙,短短十七个字,却描绘出一幅充满情趣的生动图画。画面以小池塘为中心,池塘对岸是一堵长满土花的墙,紧贴墙内露出一座华丽的楼阁,楼阁窗户的帘幕飘动着;池塘这边伫立着主人公,他正翘首抬眼望着飞入“金屋”的燕子,脸上流露出羡慕之色。这幅画不仅形象,且极富戏剧性,有助于我们理解该词的内容和主人公的心态。接下,主人公展开想象,“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绣阁”,即前面的“金屋”。“凤帏”,绣有凤鸟的帷幕。“深几许”,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词意,写出不深而似深的景象。有“侯门一入深似海”之意。“曾”,读zēng,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曾,犹争也,怎也。”“曾听得理丝簧”,怎么好像听见弹奏乐器之声,语气表明主人公也许真听见了,也许只不过是他的想象。这为下面进一步展开想象作了铺垫。“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从乐器弹奏声中,主人公想象对方打算通过歌声传达情意,却又耽心应诺了约会无法实践,所以歌未出口就先呜咽起来,只好饮酒浇愁。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词作下片开首二句承上片,主人公更进一步想象对方也正在期待着他。随着时间推移,主人公伫立在池塘旁,见夕阳西下,又见月儿高挂。这时他想象,对方已扮好晚妆,正打开窗户,在月光下等待着他。以上一系列描写,完全是主人公的想象,却将所眷恋女子的情态、活动刻画得维妙维肖,细腻真切,生动感人;也表现了主人公相思之情越来越深切。接下调转笔触写自身,“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白日既不能相会,那就到梦中去追寻吧。可是今晚竟然连梦魂都不能到她身边,可见是最苦了。写至此,主人公似乎已感到绝望,可是他仍执着地问:“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后二句化用刘禹锡“秦嘉镜鉴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诗意,直率地吐露心曲,盼望能互通佳音,重谐和好。“密耗”,即密约。“秦镜”,秦嘉的宝镜。《艺文类聚》卷三二,“秦嘉,字士会,东汉陇西人。为郡上掾,与妇徐淑书曰:‘顷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淑答书曰:‘今君征未还,镜将何施行。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喻指夫妻或男女间的相爱。“韩香”,韩寿从贾充女处所得之香。《晋书•贾充传》叙韩寿与贾充女私通,“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自是充意知女与寿通”,后“遂以女妻寿。”结末二句,“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祈求上天,让我们短暂相会有何妨呢!情急渴念迂妄的情态,跃然纸上。沈谦评曰:“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卞急迂妄,各极其妙,美成真深于情者”(《填词杂说》)。况周颐评曰:“此等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蕙风词话》)。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全词叙写一位男子对所爱女子的渴念之情。写法极为别致独特,除上片起首三句写景外,以下全是想象,写来灵活多变,又极有层次;感情随着想象而逐渐加强,最后达到几乎控制不住之境地;由于巧用比喻,刻画细腻和用典贴切,所写虽全是想象,却极其鲜明形象,富于感染。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宋词英译】

Song of Gallantry

Zhou Bangyan



The little pond is newly greened;

The breeze ruffles the window screened.

The broken shadows dance with slanting sunny rays.

I envy swallows flying to and fro

Under the eaves of golden hall,

And rampant flowers creeping high and low

Upon the age-old earthern wall.

I hear in curtained tower deep she plays

And vibrates zither strings.

She stops before she says anything,

She'd not betray her spring.

She sobs before she sings,

So sad as to decline

A cup of sweetest wine.



I know that after making up her face

She'd open crimson doors and pace

To view the moon from western bower.

It grieves me most tonight

That I can't bring fresh shower for the thirsting flower.

When will she tell me with delight

The time for us to meet?

When may I send her mirror bright

And she in turn her incense sweet?

O Heaven! O what harms

If I stay a while in her arms!

O Heaven! O What harms

If I stay a while in her arms!


【词牌简介】

  《风流子》,词牌名之一。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之称。又称为《内家娇》。有单调及双调两体。风流子,与菩萨蛮、念奴娇、如梦令等都是词牌名,主要流行于宋朝时期。著名的词人谢懋、张耒等都曾经以“风流子”作词牌名创作过词。最典型的就是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


【格律】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仄平平(韵)。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

○●●○△     ○○●   ●●●○△    ●○●●○    ●○○●     ●○○●

前度莓墙。绣阁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

○●○△    ●●●○○●●     ●●●○△   ●●●○    ●○○●     ●○○●

愁近清觞。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    ○○○○●    ○○●    ○●●●○△    ●●●○      ⊙○◎●○△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    ○○●●    ●○○●    ○●○△    ○●○○    ●○○●○△

双调一百九字,前段十二句五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此词前段起句用韵,后段起句不用韵。其前段第七句七字,后段第三句四字,第四句六字,第九句四字,结句六字,俱与诸家小异。按,陈允平和周词,前段第七句〔对握宝筝斜度曲〕,后段第三、四句〔十二画桥,一堤烟树成行〕,结句〔春已无多,只愁风雨相妨〕,正与此同。 汲古阁《片玉集》刻此词,前段第七句,误作〔绣阁裏凤帏深几许〕八字句,今从《花草粹编》校正。又有陈允平和词可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妙在以景寓情,含而不露。上阕以田家的闲逸幽静,暗示自己的相思之情,以远山和晨钟,烘托自己漂泊天涯的孤独。下阕以陂塘睡鸭,反衬自己离恨之苦。全词虽然只有一处明写“愁抱”,但处处皆是愁景。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作者:周邦彦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①。

  添衣策马寻亭堠②,愁抱惟宜酒③。菰蒲睡鸭占陂塘④,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注释】

①篷:船帆,此代指船。
②亭堠:古时观察敌情的岗亭。此借指驿馆。
③愁抱:愁怀。
④菰蒲:两种水草名。



【赏析】

  这是一首叙写送行惜别的词作。词人为心上人送行,首二句所描绘的农家景致是他们临分手之处:“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疏篱”、“曲径”是典型的农家景致,也是词人于清晨所见近处之景,再往远处看,笼罩在树林上的云雾渐渐地散开,时间到了清晨,分手的时分已在即。“曲径”,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外,“云树开清晓”句,似化用秦观《满庭芳》词中“晓色云开”句,但周词的词序颠倒,所以这里的“开”字似更为精炼。“天寒山色有无中,野外一声钟起、送孤篷”,三、四两句承上而来,词人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远处,但见晨雾迷漫,带着寒气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四野一片寂静,只见远处山寺钟声传来,这给凄清的送别场面又增添了一层感伤色彩。“天寒”句,化用王维《汉江临泛》中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词作上片以“疏篱”、“曲径”、“田家”、“云树”、“山色”、“孤篷”、“野外”等描绘一幅素淡画面,画面极为清静淡雅,再衬以钟声,使得画面富有动感,在这种环境中送别,心境自然是凄凉而忧郁的。

  词作下片转而叙写自己的心情。但词人并不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而是以一个个动作和画面来达到表述之目的。“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这是说送走心上人后,感到寒意袭人和愁意缠绕心间,于是便添加衣服,策马扬鞭去找驿站,买些酒来驱寒解愁。“亭堠”,亦作亭堡,原为侦察、瞭望的岗亭。《后汉书•光武纪》载:“筑亭堠修烽燧。”这里当是指古代废置之亭堠,已改为置酒供行人休息场所。因前文已交代“天寒”,故此遂有“添衣”,但实质上是写词人之心寒愁浓。词人又写自己急急忙忙地寻找亭堠,说明其离愁之浓重。“愁抱”一句是全词中唯一的直抒其情,“惟宜”二字,强调了一种无可奈何之情,亦可理解为本词的主旨。歇拍二句,词人又忽地转入写景,“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词人饮罢解愁之酒,又匆匆上路,马蹄声声,惊散了池塘旁水草中尚在熟睡的鸭子,但很快它们又成双地聚在一起睡着了。宋诗人黄庭坚《睡鸭》诗有:“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依睡秋江。”这本是乡野常见之景,然实是词人有感而发,借此以衬托自己的孤单,寄托自己的“愁抱”。正如江淹《别赋》中所写:“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词作下片以“添衣”、“策马”、“寻亭堠”一系列行动,及鸭睡陂塘之景,侧面写出了词人送别心上人之后无法抒发的“愁抱”,也暗示出词人是位羁旅在外的行人。他似要极力在词作中淡化自己的愁绪,然仍抑止不住地流露出来。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全词炼字度句,精炼含蓄,疏密相间,勾勒微妙,语言深沉,格调超然。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词牌简介】

  《虞美人》,词牌名之一。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格律】

  本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完全相同。四用韵,两平两仄。第一句为七言句,平起仄韵。第二句为五言句,仄起仄韵。第三句亦为七言句,换平韵平起平收。第四句九字协平韵。又第四句也有写成7+3句式的(如下例中李煜词作),且形成7/7/3三句押韵的格式,与常见格式比,多出一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

  ⊙○⊙●○○▲(仄韵)

  往事知多少。

  ⊙●○○▲(协仄韵)

  小楼昨夜又东风,

  ⊙○⊙●●○△(换平韵)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协平韵)(此句为上六下三,或上二下七结构)

  ·雕栏玉砌应犹在,

  ⊙○⊙●○○▲(三换仄韵)

  只是朱颜改。

  ⊙●○○▲(协三仄韵)

  问君能有几多愁?

  ⊙○⊙●●○△(四换平韵)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协四平韵)(此句为上六下三,或上二下七结构)

  ○平。●仄。⊙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兰陵王·柳阴直|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兰陵王·柳阴直》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自伤别离的词,写作者离去之愁。在此词中,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色。统观全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兰陵王①·柳阴直②》

  作者: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

①本篇又题作“柳”,借咏柳伤别,抒写词人送别友人之际的羁旅愁怀。兰陵王:词调名,首见于周邦彦词。

②柳阴直:长堤之柳,排列整齐,其阴影连缀成直线。

③烟里丝丝弄碧:笼罩在烟气里细长轻柔的柳条随风飞舞,舞弄它嫩绿的姿色。弄:飘拂

④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建,故称。是北宋是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⑤拂水飘绵:柳枝轻拂水面,柳絮在空中飞扬。行色:指行人出发时的情况。

⑥故国:指故乡。

⑦京华倦客:作者自谓。京华,指京城,作者久客京师,有厌倦之感,故云。

⑧长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人休息,又是送别的地主。

⑨应折柔条过千尺: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过千尺:极言折柳之多。

⑩旧踪迹:指往事。

(11)又:又逢。酒趁哀弦:饮酒时奏着离别的乐曲。趁:逐,追随。哀弦:哀怨的乐声。

(12)离席:饯别的宴会。

(13)梨花榆火催寒食:饯别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寒食时节。唐宋时期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故有“榆火”之说。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

(14)一箭风快:指正当顺风,船驶如箭。半篙波暖:指撑船的竹篙没入水中,时令已近暮春,故曰波暖。迢递:遥远。驿:驿站。

(15)望:回头看。人:指送行人。

(16)别浦:送行的水边。萦回:水波回旋。

(17)津堠(hòu)::码头上供撩望歇宿的处所。岑寂:冷清寂寞。

(18)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无极:无边。

(19)念:想到。月榭:月光下的楼台。

(20)月榭:月光下的亭榭。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露桥:沾满露水的桥边。



【翻译】

  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

  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

  在古老的隋堤上,

  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

  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

  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

  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

  旅居京城使我厌倦,

  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

  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

  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

  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着闲暇到了郊外,

  本来是为了寻找旧日的行踪,

  不料又逢上筵席给朋友饯行。

  华灯照耀,我举起了酒杯,

  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

  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

  提醒我寒食节就要到了,

  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

  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

  梢公的竹篙插进温暖的水波,

  频频地朝前撑动。

  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

  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

  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

  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吆,

  却发现已经是一片蒙胧。

  我孤零零地十分凄惨,

  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

  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

  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

  春色一天天浓了,

  斜阳挂在半空。

  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

  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

  我们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

  听人吹笛到曲终……

  唉,回忆往事,

  如同是一场大梦。

  我暗中不断垂泪,

  难以排遣的是那永远的隐痛。



【译文】

  柳树的树荫笔直,轻雾笼罩中,条条柳丝在轻轻飘拂,向人们展示它的青青色彩。在笔直的隋堤上,我们曾数次偶遇,那时,柳丝轻飘洁白的柳絮,显得有情有意,似乎为远游的人儿送行。我登临高处远望故乡,谁又能理解久在京师客子,那种倦鸟思归的心情?长亭路上,一年又一年,此道不知见过多少送行的伤感场面,折下的柳丝已多过千尺。心情略好,便想寻回往日的时光,此时酒宴上奏着伤感的乐曲,灯光照着离别的情形。梨花开放,榆柳生烟,寒食节又将来临。我忧愁似海,风飞如离弦的快箭,竹篙进水才半篙,回头一看已离开出发点很远,转眼间已过了无数的驿站。想起那位佳人,已在遥远的地方,迷途茫茫一片烟云。凄凉寂寞,我心里堆满怨恨。渐渐地,只见水崖曲折萦回,崖边的码头渡口冷冷清清。斜阳映照着春草,望上去无边无际。我思念以前与美人在楼台一起抬头望月,在露桥上听那悦耳的笛音,那情味真是幸福难忘。往事如梦,换今日流下的眼泪,一行又一行,流不尽心思难了。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最后一次出京时。词中托柳起兴,抒写了伤离别恨之情和身世飘零的喟叹。词写欲留不得,非去不可,以柳发端,以行为愁,回想落泪,极回环往复之致,具沉郁顿挫的风格。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的是作者此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所谓“柳阴直”,极类绘画中的透视画面: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而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烟里丝丝草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象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飘拂着以显示它们的美,而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为汴河是隋朝开的,所以称隋堤。“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柳“拂水飘绵”如送行色。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

  这个厌倦了京城生活的客子的凄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

  接着,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而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意思是:想当初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这里的“又”字是说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的回忆,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到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旧时风俗,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岁月匆匆之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这四句是作者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第二叠写乍别之际,第三叠写渐远以后。“凄恻,恨堆积!”“恨”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船行愈远,遗憾愈重,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小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水波回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在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自悲伤。

  此词在构思和章法布局上颇具匠心。全词由实入虚,实虚不断转换。开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对往昔送别的回忆和久离京师的身世之感,又由回忆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离席;由离席再生发开拓出去,预为行者设想别后愁思,又由预为行者设想为归入现实中自己的别后之思;最后,又由现实引发出对昔日相聚时的回忆。未别之时,回忆离别之苦;己别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而诗人的久客淹留之感,伤离恨别之情,完全在这种回旋往复的描叙中展示出来。 《贵耳集》说周邦彦和名妓李师师相好,得罪了宋徽宗,被押出都门。李师师置酒送别时,周邦彦写了这首词。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已辨明其妄。但是这个传说至少可以说明,在宋代,人们是把它理解为周邦彦离开京华时所作。那段风流故事当然不可信,但这样的理解恐怕是不差的。



【讲解】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客”以来,注家多采其说,认为是一首送别词。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更进而认为是“借送别来表达自己‘京华倦客’的抑郁心情。”把它解释为送别词固然不是讲不通,但毕竟不算十分贴切。在我看来,这首词是周邦彦写自己离开京华时的心情。此时他已倦游京华,却还留恋着那里的情人,回想和她来往的旧事,恋恋不舍地乘船离去。宋张端义《贵耳集》说周邦彦和名妓李师师相好,得罪了宋徽宗,被押出都门。李师师置酒送别时,周邦彦写了这首词。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已辨明其妄。但是这个传说至少可以说明,在宋代,人们是把它理解为周邦彦离开京华时所作。那段风流故事当然不可信,但这样的理解恐怕是不差的。

  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隋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便是人们熟悉的一个例子。周邦彦这首词也是这样,它一上来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了一番。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这个“直”字不妨从两方面体会。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此其一。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划出一道直线,此其二。“柳阴直”三字有一种类似绘画中透视的效果。“烟里丝丝弄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像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飘拂着以显示自己的美。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

  以上写的是自己这次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但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为汴河是隋朝开的,所以称隋堤。“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谁送行色呢?柳。怎样送行色呢?“拂水飘绵。”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这个厌倦了京华生活的客子的怅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呢:“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其实,那欲归不得的倦客,他的心情才更悲凄呢!

  接着,词人撇开自己,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情深意挚,耐人寻味。

  上片借隋堤柳烘托了离别的气氛,中片便抒写自己的别情。“闲寻旧踪迹”这一句读时容易忽略。那“寻”字,我看并不是在隋堤上走来走去地寻找。“踪迹”,也不是自己到过的地方。“寻”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闲寻旧踪迹”,就是追忆往事的意思。为什么说“闲”呢?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这就是“闲寻”二字的意味。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经验,亲友到月台上送别,火车开动之前免不了有一番激动和热闹。等车开动以后,坐在车上静下心来,便去回想亲友的音容乃至别前的一些生活细节。这就是“闲寻旧踪迹”。那么,此时周邦彦想起了什么呢?“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有的注释说这是写眼前的送别,恐不妥。眼前如是“灯照离席”,已到夜晚,后面又说“斜阳冉冉”,时间如何接得上?所以我认为这是船开以后寻思旧事。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此情此景真是难以忘怀啊!这里的“又”字告诉我们,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地回忆,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起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旧时风俗,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岁月匆匆之感。岁月匆匆,别期已至了。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周济《宋四家词选》曰:“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他认定作者是送行的人,所以只好作这样曲折的解释。但细细体会,这四句很有实感,不像设想之辞,应当是作者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

  中片写乍别之际,下片写渐远以后。这两片的时间是连续的,感情却又有波澜。“凄恻,恨堆积!”“恨”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船行愈远,遗憾愈重,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水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里水波回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在眼前。。想到这里,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息悲伤。

  统观全词,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被误读的《兰陵王·柳》】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是其代表作,因结构细密、风格典雅而为人称道。

  题目是《柳》,故人们有时也将此词归入咏物一类,其实是以柳为起兴,柳者,留也,以柳写离情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

  关于这首词的主题,向无争议,因为词中有"拂水飘绵送行色"句,就容易确定"送行"是此词的主题所在,故陈匪石《宋词举》云:"至'送行色'三字,亦一篇之眼,下二叠即由此生也。"陈匪石基本同意周济的说法,他说:"此第二段,说送别时之感想,而不说别后情愫,留下段地步。"意谓第二段不写"别后情愫",是要留给第三段去写,但词的主题是送别。那么周济如何确定此词主题呢?他在《宋四家词选》中说:"客中送客,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以下不辨是情是景,但觉烟霭苍茫。'望'字、'念'字尤幻。"周济以为这首词不是一般的送行,而是客中送客。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意同陈匪石,云:"第二段写送别时情景。"包括文学史在内对此词的阐释基本上没有例外,皆言此词是"送别"或"客中送客"。

  这首词是否在写"送别"或"客中送客",一要据写作背景来考察,二要就词自身提供的信息来分析。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见于南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道君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櫽栝成《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道君大怒,坐朝宣谕蔡京……得旨:'周邦彦职事废弛,可日下押出国门。'隔一二日,道君复幸李师师家,不见李师师,问其家,知送周监税。道君方以邦彦出国门为喜,既至,不遇,坐久至更初,李始归,愁眉泪睫,憔悴可掬。道君大怒云:'尔往那里去?'李奏:'臣妾万死,知周邦彦得罪,押出国门,略致一杯相别。不知官家来。'道君问:'曾有词否?'李奏云:'有《兰陵王》词。'今《柳阴直》者是也。道君云:'唱一遍看。'李奏云:'容臣妾奉一杯,歌此词为官家寿。'曲终,道君大喜,复召为大晟乐正,后官至大晟乐府待制。"道君,宋徽宗。这一本事似有传奇色彩,不足为凭。即从此处记载看,此词和《少年游》即事成篇不同,显然不是为李师师而作,但李师师"愁眉泪睫,憔悴可掬",确实是为此词所感动的。

  既然本事无助我们理清此词的主题,那就从作品出发来作分析。第一片"柳阴直……应折柔条过千尺","送行"不是理解词旨的关键,因为"送行"是他人的行为,"谁识"才是理解词旨的关键。"谁识",认识谁呢,即无人相识。"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由"柳"起,而写自己在旅途中所见,"几番"犹多次,意谓在隋堤上多次见到别人送行。"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这里才开始写自己的身份:"京华倦客"。倦客,客居他乡而厌倦旅途生活者。他此刻因见他人送行,而登楼望故乡,内心痛苦,十分寂寞:"谁识京华倦客。"他人将行尚有人送行,自己却无人送行,能不悲伤。"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年去岁来"和"曾见几番"相应,皆言他人,折柔条而作别者并非是自己,故"应折柔条过千尺"只是设想而已。第一片处处扣"柳",又处处写羁旅离情。"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只是写景,以作铺垫,不过"烟里丝丝弄碧"已含有依依惜别之意,"送行"虽非言己,但已将题意抛出,引出倦客登临。作者慨叹无人相识,而独自登临。"谁识"二字已见其孤独,是了解整篇情绪的关键,因孤独而登临,因孤独而关注"拂水飘绵送行色",而悬想"应折柔条过千尺"。

  第二片"闲寻旧踪迹……望人在天北",写人在途中离别。因上片写自己是无人相识的京华倦客,以至于登临望故乡,这里以"闲寻"承"登临",闲寻者何?"旧踪迹",指人在途中的过往之事。寻找的结果是一无所获。"又"指人在途中的不断重复的动作和事情,那就是"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即又是一场离别,而且是孤独地离去。"离席"者,只是离别之宴席,不必有熟人送行。如某人经过某地,在长亭别馆,饮宴作别此地而又另赴他处,或有人相送,谓之送别;或无人相送,谓之离别。周邦彦属于后者。"梨花榆火催寒食",不仅仅是写时令,还在感叹季节的变换、时光的流逝。但人在路上,身不由己,瞬间又过了数驿,而和思念的人距离更远了,怎不生"愁"。"望人在天北"和第一段"登临望故国"相应,言所想望见之人离自己太远了,故云"在天北"。

  第三片"凄恻……泪暗滴","凄恻"承"愁"而来,"恨堆积"以足其意。"渐别浦"句云斜阳中之景物。"念"和"沉思"都是心理描写,程度不断深化。所念和所思之人就是"人在天北"之人,也是当年"月榭携手"之人。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全词意脉清晰,因见他人送行,自觉孤独(谁识),而登高,此一层;又要再行,愁与"望"之"人"更远,此又一层;最后,思念"携手"之人,如同梦中,悲伤不已,只能"泪暗滴"。抓住"谁识"、"又"、"念"即可理清全词思路,"谁识"是关键语,因为孤独一人,"又"一场离别,而无人送别,故思念当初别情。

  这首词是自伤别离,而非"送别"或"客中送客",沉痛之处正在于客中无人送别。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此词的结构和词中人物关系,也才能体会王国维评周词如"词中老杜",而"沉郁"之思、"顿挫"之变正是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戴伟华)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宋词英译】

A row of willows shades the riverside.


Their long, long swaying twigs have dyed the mist in green.

How many times has the ancient Dyke seen the lovers part while wafting willowdown

and drooping twigs caress the stream along the town!

I come and climb up high to gaze on my homeland with longing eye.

Oh, who could understand why should a weary traveller here stand?

Along the shady way, from year to year, from day to day,

how many branches have been broken to keep memories awoken?


Where are the traces of my bygone days?

Again I drink to doleful lays in parting feast by lantern light,

when pear blossoms announce the season clear and bright.

Oh, slow down, wind speeding my boat like arrow-head;

pole of bamboo half immersed in warm stream!

Oh, post on post is left behind when I turn my head.

My love is lost, still gazing as if lost in a dream.


The farther I'm away, the heavier on my mind my grief will weigh.

Gradually winds the river clear;

deserted is pier on pier.

The setting sun sheds here and there its parting ray.

I will remember long the moonlit bower visited hand in hand with you,

and the flute’s plaintive song heard on the bridge bespangled with dew.

Lost in the past now like a dream,

my tears fall silently in stream.


【词牌简介】

  《兰陵王》,词牌名。取名于北齐兰陵王的故事。北齐文襄帝之长子长恭,封兰陵王,为人勇敢善战,但貌如女子,自觉容貌不能威慑敌将,便雕木面具,临阵蒙上。击败周师于金墉城下。故相传有《兰陵王》大面戏,并有《兰陵王入阵曲》。后人承前代之旧创《兰陵王》词调。又称为《高冠军》。今《越调·兰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遗声也”。《清真集》正入“越调”。毛开《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韵,次段五仄韵,末段六仄韵,宜入声韵。三叠,第一段九句,押七仄韵,四十八字;第二段八句,押五仄韵,四十七字;第三段十句,押六仄韵,四十字。共一百三十字,用“越调”。


【格律】

仄仄仄(韵)〔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韵),平仄9韵)。

平仄仄(韵)。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韵)。

  平〕〔仄〕平仄(韵)。平仄(韵)。

  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仄(去)仄仄(韵)。

第二段第五句也可写作仄平平仄仄;第八句也可写作平仄仄平仄。第三段第三句也可以写作仄平仄仄仄;第六句也可写作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第七句也可以写作平仄平仄;第八句也可写作仄仄平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丑·正单衣试酒|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六丑·正单衣试酒》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描写游子思念佳人。笔触细腻,融情于景。全词以美人喻鲜花,用爱的柔笔抒发自己的迟暮之感,使花园的寂寞与人世的幽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词人惜花伤春的同时,也在自怜自伤。上阕写花谢,极尽想像;下阕写追惜,极尽缠绵之致。全词妙想联翩、委婉曲折。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六丑·正单衣试酒①》

  作者: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②,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③。钗钿堕处遗香泽④。乱点桃蹊,轻翻柳陌⑤。多情为谁追惜⑥?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⑦,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⑧。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鼓侧⑨。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⑩,何由见得?



【注释】

①六丑:周邦彦创调。试酒:宋代风俗,农历三月开或四月初偿新酒。见《武林旧事》等书
②过翼:飞过的鸟。
③楚宫倾国:楚王宫里的美女,喻蔷薇花。
④钗钿(diàn)堕处:花落处。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⑤桃蹊(xī):桃树下的路。柳阴:绿柳成荫的路。
⑥多情为谁追惜:即“为谁多情追惜”,意即还有谁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残春逝呢?
⑦惹:挑逗。珍丛:花丛。
⑧强簪巾帻:勉强插戴在头巾上。巾帻:头巾。恐断红、尚相思字:唐卢渥到长安应试,拾得沟漂出的红叶,上有宫女题诗。后娶遣放宫女为妻,恰好是题诗者。见范《云溪友议》本句用红叶比落花。
⑨向人欹侧:向人表示依恋媚态。
⑩断红:用唐人卢渥和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的典故。联系前句,意指红花飘零时,对人间充满了依恋之情。



【译文】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 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哀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赏析】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点明时令、主人公身份,抒发惜春心情。“试酒”,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户部点检所十三酒库,例于四月初开煮,九月初开清,先至提领所呈样品尝,然后迎引至诸所隶官府而散。”这里用以指时令──农历四月初。长期羁旅在外的词人,值此春去之际,不禁发出虚度光阴的感叹,写来含浑而不显露。“正”字、“怅”字直贯全篇。“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过翼”,以鸟飞作比喻,形容春归之迅速,这三句一句一转:“愿春暂留”,表示不忍“虚掷”,珍惜春光;“春归如过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飞鸟,竟成“虚掷”;“一去无迹”,不仅快如飞鸟,更无影无踪。“一去”二字,直说到尽头,不留余地。随着句意,惜春之情愈转愈深。周济评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宋四家词选》)。以上五句写春去,是题前之笔。接下陡然提出:“为问花何在?”一笔喷醒,又轻轻顿住。谭献认为:“‘为问’”三句,搏兔用全力”(《词辨》卷一)。陈廷焯指出:“……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白雨斋词话》卷一)。其实从下句“夜来风雨”至上片结束,皆从此一问而出,振起全词。“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二句,正面写落花。“倾国”,美人,这里以之比落花。以美人比落花,唐代即有。沈亚之《异梦录》:“王炎梦游吴,同葬西施。”韩偓《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这里本应说吴宫,但为律所限,故借用“楚宫”。这三句既写因夜来风吹雨打,使落花无家,更写由于落花是无家的,所以虽有倾国之美姿,也得不到风雨的怜惜。这里是人与花融合来写,以花之遭际喻羁人无家、随处飘零之身世。这三句一开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钗钿堕处遗香泽”以下六句,大力铺开,尽情写蔷薇谢后的飘落情况。“钗钿堕处遗香泽”,这里是以美人佩戴的“钗钿”喻落花,化用徐夤《蔷薇》诗:“晚风飘处似遗钿”句意,零落之余,只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落花飘零是惨景,而以“桃蹊”、“柳陌”来衬托,却显得极有情致。接下侧写一笔:“多情为谁追惜?”“为谁”,即谁为。春去花残,观赏者都已散去,应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二句一转,蜂蝶无知,不知“追惜”,然而它们却以媒人、使者的身分“时叩窗隔”,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过以上描绘,把蔷薇虽然凋谢而香气犹存,春天虽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写得韵味盎然。词作上片特用问语“为问花何在”、“多情为谁追惜”,加以强调,以突出“无家”与“无人追惜”之意,由此见出内中隐含词人自己的身世遭际之感。

  词作下片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开首二句起衬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词人不忍辜负蜂蝶之“时叩窗隔”,于是走出室内,来到东园,只见园内花事已过,碧叶茂盛,一片“花落”后“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阴虚掷”、春天“一去无迹”之实况。“静?珍丛底,成叹息,”写人惜花。为了“追惜”,词人静静地绕着蔷薇花丛,去寻找落花所“遗”之“香泽”。“成叹息”三字总括一切,承上启下。“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三句,为一叹,写花恋人。花已“无迹”,但有“长条”,而“故惹行客”,话别“牵衣”,有同病相怜之意,也写出“行客”之无人怜惜、孤寂之境况。无情之物,而写成似有情,虽无中生有,却动人必弦,感人至深。“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四句,为二叹。在“长条”之上,偶然看见一朵残留的小花,词人以为这就是打算与其话别者。虽然“残花”本不是“簪巾帻”之物,然而“行客”却颇受感动,故“强”而“簪”之。然而这哪里比得上它当初盛开时插在美人头上之妩媚动人呢?残英强簪,令人回想花盛时之芳姿,映带凋谢后之景况,有无限珍惜慨叹之意。这既是慨叹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叹自己的“光阴虚掷”、“人老珠黄”。词作写至此,词人如梦初醒,似有所觉悟,又有无可奈何之感。最后三句“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为三叹。词人因终不愿落花“一去无迹”,所以又对花之“漂流”劝以“莫趁潮汐”,冀望“断红”上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随潮水流去,那上面题的相思词句,就永远不会让人看见了。“何由见得”,即何由得见,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深情蜜意。这里活用红叶题诗故事,借指飘零的花瓣。对以上所写,周济评曰:“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宋四家词选》)。末句复用问语,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滞。谭献曰:“结笔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独”(《词辨》卷一)。

  这是首“惜花”之词,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词构思别致,充分利用慢词铺叙展衍的特点,时而写花,时而写人,时而花、人合写,时而写人与花之所同,时而写人不如花之处。回环曲折、反复腾挪地抒写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伤自悼的游宦之感。黄蓼园曰:“自伤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工生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蓼园词选》)。评论较妥切,可参考。



【鉴赏】

  此词咏写对蔷薇的怜惜并表现伤春之情,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蓼园词选》评价此词谓:“自叹年老远宦,意境落寞,借花起兴。以下是花,是自己,己比兴无端,指与物化,奇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极而天生工矣!结处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这一评论,对于理解、欣赏此词是大有裨益的。

  起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是伤别:“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是伤春。元陆辅之《词旨》说:“对句好可得,起句好难得,收拾全借出场。”这首词的“出场”即如所证,开头起得突兀,又笼罩全篇,读后使人产生一种十分凄切、紧迫的感觉。“愿春暂留”三句紧承慨叹春光将尽,客里光阴虚费而来,从感情上再加强一层。周济评这三句:“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的确如此。

  这三句一波三过折,一句一转:不是愿春久留,而只是愿春暂留,一转;春不但不能暂留,而去如飞鸟之疾,二转;不但去得疾,而且影迹全无,三转。这感情上一层进一层、一层紧一层地反映出词人对将去之春的痛惜留恋之情,所以说是“千回百折”。同样,词人要写的内容很丰富,原要用许多话才能表达,但经过锤炼,删成少量的字句,却“字少而意多”,同样能把丰富的诗意表达出来。愿花长好,月长圆,春长,这是词人过去的少不更事的天真的想法,而实际上是事与愿违,花开必谢,春来必去,要她长是空想,要她久留也不可能。现经过长期的、惨痛的经验,自动把愿望降低了,故云即使是“暂留”一下也好吧!但是,不但愿春暂留片刻而不可得,而且她转瞬即逝,杳如黄鹤。这多愁善感的词人是何其伤心难过之事。如此曲折委婉的意思用十三个字就表达清楚了,所以说是“千锤百炼”。接着就用“为问春何在?”提问,淋漓尽致地描绘蔷薇花凋尽时的惊心动魄。

  风雨摧花落是敏感的诗人们常用的题材。这里词人听风听雨,彻夜无眠,也已经横下了一条心,硬着头皮“拚花尽”了。他先把蔷薇花比作倾国倾城的佳人,经一夜风雨催残,终于被埋葬了,进一步,还说她的钗钿(即女人头上的妆饰)堕落的地方还能闻到佳人身上遗留下来的香味。这种手法,称为拟人化的“比兴”法……

  他虽没有出外行走,但想象中,无数蔷薇花片,已桃蹊柳陌上乱点轻翻,可怜玉碎香消,有谁怜惜,只有蜂媒蝶使,一起忙乱了一番,屡叩窗,算是给倾国佳人哭泣送葬罢了。这是何等“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场景啊!下片开始写词人经过了情绪十分紧张的不眠之夜,清早起来,步入东园,他绕着无花的蔷薇,踽踽独行,凭吊谢后的蔷薇,发出轻轻的叹息声。一个“岑寂”,一个“静”字,用复笔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凄清和词人心头凄婉的交织。

  接着作者以生花妙笔描写花之恋人。写他静绕蔷薇丛下,已经脱尽残红的柔条却牵住他的衣服,似有无限离别之情要向他倾诉。蔷薇茎有刺,挂住人的衣裳,本是常事,但词人用一比拟便生生将花写活了。其次写人惜花:正当词人心灰意冷时,偶然瞥见枝头上一朵残花,就顺手把它摘下来,插自己的头巾上,她瘦小憔悴得可怜,但有花终胜无花,不料这样一插,却勾起了旧事,当此花盛开时,那时还有玉人同,鲜艳的花朵插上美人的钗头,是何其绰约多姿。所以词人惜花,也只能“强簪”了。最后一个形象更是奇情异采,匪夷所思。落花的命运,无非是堕溷飘茵,遭人践踏,还有一部分则是随流水飘去,漂泊无踪。此处断红即残红,“尚有相思字”,似用“红叶题诗”的典故。花落水流红,残红本身也无能为力,但词人却满怀痴情地嘱咐说,“漂流处,莫趁潮汐。”否则你如有“相思字”,我怎能见到呢?此结不但回应了上片的“愿春暂留”和下片的“别情无极”,而且花去人留,两美相别,仿佛死别生离。真有余音袅袅不绝之感日之感。

  此词采用了层层铺叙、曲折锯的艺术手法。作者捕捉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复铺陈花尽春空之境和惜花悼春之情,使主题逐步深化。词人又巧用曲笔,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己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把人与花之间的感情,写得缠绵深婉,回旋往复。作者还成功运用拟人手法,把落花之态、长条之情、残英之神形象可感地描绘出来。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宋词英译】

Six Toughies

Faded Roses

Zhou Bangyan



Again it’s time to taste new wine in dresses light.

How I regret to have misspent my time day and night

Far from home, far away!

I wish that spring would stay

A little longer, but fine spring

Is on the wing.

Once gone, it’s left no traces.

I ask where are the flowers.

They fell with ancient rosy faces,

Whose fallen hairpins still shed

A fragrance sweet.

The peach path and willowy lanes

Are dotted now with petals red.

What loving heart would for them utter sighs

But match-making bees and message-bearing butter-flies,

Knocking from time to time at window-panes?



The eastern garden in a shroud

Of dark green cloud,

The deep silence beneath

The deflowered tree is broken by the sighs I breathe.

Its long thorned branches pull at my sleeves

As if to tell me how the flowers’ parting grieves.

I try to pin a little flower not yet dead

To the turban on my head,

But it’s unlike one on a golden hairpin new,

Shivering and beckoning to you.

O roses, do not drift away

With tide or ebb by night or day!

On broken petals red, I fear,

There’s message for a lover dear.


【词牌简介】

  《六丑》,词牌名。此为周邦彦创作“中吕调”曲。据周密《浩然斋雅谈》,邦彦曾对宋徽宗云:“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韵,后片九仄韵。例用入声部韵,诸领格字并用去声。


【格律】

  (词中领格字如“正”、“但”、“似”及上一、下四句式中“葬”、“渐”等字并用去声)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

  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韵)。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仄仄平仄(韵)。

  一去无迹。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去仄平平仄(韵)。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钗钿堕处遗香泽。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韵)。

  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平平仄平平仄(韵)。

  多情更谁追惜?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韵)。

  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平平平仄(韵)。

  东园岑寂,

  去平平仄仄(韵)。

  渐蒙笼暗碧。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

  平平仄仄平仄(韵)。

  长条故惹行客。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残英小、强簪巾帻。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

  平平仄、仄仄平仄(韵)。

  漂流处、莫趁潮汐。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3229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1472

首届风云纪念章首届舞会纪念章表演奖(铜)最佳写手(初)活跃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先追忆昔日送别情景,再写别宴散场,匆匆分离。词中所咏别情还参杂着政治上的不得志。先是对个人的身世沉浮哀叹,而又变为对民众苦难的关心,但却爱莫能助,因为自己马上就要离家了。这首咏别词虽也有依恋之情,已完全脱去泪沾衣襟的模式,表现出一种欲罢不忍的躇踌和沉重的思虑。情感厚重,结构浑成,寄托深远。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作者: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影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注释】

①夜何其:语出《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其,语助词。           霏霏:雨露很盛的样子。

②津鼓:渡口报时的更鼓。

③树杪参旗:树梢上好像飘扬着画有星辰的旗帜。参旗:指参宿星座。参(shēn):二十八宿之一,此句说参宿正在树梢,天将破晓。

④花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⑤兔葵燕麦:形容蔓草丛生,一派荒凉。

⑥参旗:旗上画有星符。

⑦班草:铺草而坐。

⑧酹酒:以酒浇在地上,酒祭祀或祭奠。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酹酒叩拜,是古代流传的一种寄思或者拜祭天地的一种形式!欷:哀而不泣。



【译文】

  河桥送别,夜天弥漫着凉意。残月曳着余辉远远地向西斜坠。青铜的烛盘里已流尽了蜡泪,征人的衣裳湿淋淋沾了冰凉的露水。离宴将散互相携手难舍难离,顺风探听,前方津渡传来鼓声,遥望见树梢上挂着参旗九星。花 马仿佛领会我的伤别意,即使扬鞭催促,它还是慢慢前行。前路迢迢,在青旷的原野上弯弯曲曲,行人的话语渐渐归于靛,空虚地带着忧愁归去。谁料想得经前日送别之地,她遗落地钿钗首饰不见踪迹,偏斜的小径也是昏暗迷离。兔葵、燕麦,向着低照的斜阳,长长的影子仿佛与人相齐。在往日相聚相坐之处,如今只能伤感饮酒,望向天边。



【讲解】

  这首词调,创自清真。写离别情景,故能随意驰骋,而又与音调协合,具声乐美。

  词系写别情,上片写昨夜送客情况,是追叙。下片写送客归来,是铺叙,各臻妙境。词一起点地点时,“凉夜何其”,用《诗经•小雅•庭燎》之“凉夜何其”之句,“其”为助词,无实义。极显朴厚深沉。“斜月”三句写凉夜景色,美而凄切,“霏霏凉露沾衣”,一“衣”字暗含有人送别、将别。“相将”句承上启下,更点明了是离合了。“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探”字极为生动贴切,由于是夜间送客,难分难舍,延磨时光,这时天渐亮了不得不行,不得不别。一“探”字知道了渡口更鼓声随风飘来,而仰望天空,树梢上犹悬着猎户星座(罗忼烈教授注“参旗”为今猎户星座,兹从罗说)。这时间是由夜入晓。一结以“花?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不言人之惜别,而写马识人意,故意被鞭策而迟迟其行,真是神来之笔。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是力透纸背的写法。结束了上片,余韵无穷。下片写送客归来,当然是从送客的地点──河桥归来。这里是以“迢递”开头,一连三句。河桥送客非远处,何以“迢递”言之,则来时虽送别,但有伴而来,叮咛嘱咐,自然不觉得就到了离别之处,现在客已走了,独自归来,“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这哪能不觉得路远呢?写人之别后感觉,入微而又深厚。归途中,“何意”三句,美极、怅极。这一句,有的本子作为“何意重经前地”,我们采用“何意重红满地”,认为后者包托前者。“重红满地”,写花落满地,自然“遗钿不见,斜径都迷”。“何意”也寓重经前地的意义,而又发挥想象,直贯下来,“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也是“何意”的另一所见。这两句,一向为人所赞赏,如梁启超云:“兔葵燕麦二语,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可称送别词中双绝,皆熔情入景也。”(《艺蘅馆词选》)实际上柳句是行人所经,“兔葵”句,则是送行者归来之所见,仍有所不同,惟均景中寓情,所以脍炙人口。“残阳”,从送别归来惆怅迷惘的时间看,又是一天将了,人的相思无有尽时,词的结尾,再加深描绘情景,一“但”字领起,也急转急收,抚今思昔,只好“徘徊班草,唏嘘酹酒,极望天西。”班草,是布草坐地。醉酒,是尊酒强欢。这是从江淹《别赋》之“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憎恨,惟尊酒兮叙悲”化出,但更简练而多情。“极望天西”是徘徊、唏嘘的继续,不使用感情色彩的字面,只是平平说出,实际上是怅望无穷。

  这首词,是“自将行至远送,又自去后写怀望之情,层次井井而意绵密,词采秾深,时出雄厚之句,耐人咀嚼。”(黄蓼园《蓼园词选》)



【赏析】

  这首词调,创自清真。写离别情景,故能随意驰骋,而又与音调协合,具声乐美。

  词上片写送别,下片写别后之思。词中运用陪衬、反衬、熔情入景、化用前人诗文之语等多种手法,细腻曲折地写出了送别怀人的悲凄与深情。全词所表现的惜别、怀旧之情,显得极为蕴藉,只于写景、叙事、托物上见之,而不直接流露。

  起两句“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写送别的地点、时间。时间是夜里,夜是美丽的,又是温馨可念的,故曰“良”;联系后文,地点是靠近河桥的一个旅店或驿站;用《诗。小雅。庭燎》的“夜如何其”问夜到什么时分了,带出后文。“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夜是露凉有月的秋夜。但送别情人;依依不舍,故要问“夜何其”,希望这个临别温存的夜晚还未央、未艾。可是这时候,室内铜盘上已是蜡尽烛残,室外斜月余光已渐收坠,霏霏的凉露浓到会沾人衣,居然是“夜向晨”了,即是良夜苦短、天将向晓的时候。这三句以写景回答上文;又从景物描写上衬托临别时人心的凄恻和留恋。“斜、堕、余、凉”,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字:“烛泪”更是不堪。周邦彦词喜运化唐诗。“烛泪”句即运化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无题》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收束前面描写,再伸展一层,说临别前的聚会,也到了要“散离”的时候,那就得探看树梢上星旗的光影,谛听渡口风中传来的鼓声,才不致误了行人出发的时刻。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参旗”,星名,它初秋黎明前出现于天东,更透露了夜的季节性。鼓,可能指渡头的更鼓,也可能指开船鼓声,古代开船有击鼓为号的。观察外面动静,是为了多留些时,延迟“散离”,到了非走不可的时候才走,从行动中更细腻的写出临别时的又留恋、又提心吊胆的心情。“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写到出发。大约从旅舍到开船的渡口,还有一段路,故送行者,又骑马送了一段。从骑马,见出送行者是男性;从下文“遗钿”,见出行者是女性。这段短途送行,作者还是不忍即时与情人分别,希望马走得慢点,时间挨得久点。词不直说自己心情,却说马儿也理解人意,纵使人要挥鞭赶它,它也不忍快走,这里用拟人手法,将离情别绪层曲婉转的道出。

  过片“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三句接写送别后归途。情人一去,作者孤独地带着离愁而归,故顿觉野外寂寞清旷,归途遥行,对同一空间的前后不同感觉,也是细腻地反映送别的复杂心情。“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这三句是一个大的转折,转得无痕,使人几乎难以辨认。读了这几句,才了解上面所写的,全是对过去的回忆,从这里起才是当前之事,这样,才使人感到周词结构上的细微用心,时空转换上的大胆处理,感到这里真能使上片“尽化云烟”。《海绡说词》说“河桥”句是“逆入”,“前地”句是“平出”,“逆”即逆叙以往,“平”即平叙当前。这里的第一句领起后文。直贯到全词结尾;第二句情人去后,不见遗物,更无余香余泽可求;第三句写旧时路径,已迷离难认,“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送别是晚上和天晓时候;重游则傍晚,黄昏中的斜阳,照着高与人齐的兔葵、燕麦的影子。这两句描绘“斜径都迷”之景,有意点出不同期间;又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有”的典故,表示事物变迁之大。感慨人去物非的细腻心情,完全寄寓于景,不直接流露,故《艺蘅馆词选》载梁启超评这两句词说:“与柳屯田之‘晓风残月’,可称送别词中双绝,皆熔情入景也。”下面三句:“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说过去列坐的草地上,徘徊酹酒,向着情人远去的西边方向,望极天边,而欷歔叹息,不能自已。“欷歔”二字,直接摹态抒情。

  这首词写情细腻、沉着,语句起伏顿挫,结构上层层伸展,时空变幻灵动飞扬,过渡自然,风格上哀怨而浑雅,堪称送别怀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宋词英译】

ZHOU Bangyan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Night-flying Cuckoo



On 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where I had seen you off, how cool the night is.

Far and low inclines the moon, as it its splendour casts,

On the bronze plate the candle has wept away all its tears,

My clothes come into contact with cool dewdrops thick and fast.

When we were finally about to part,

The breeze carried the drumming from the wharf, stirring trees bearing starry flags.

Bright is my horse that can my mind read,

Even when I my whip apply, it knows to a slow pace keep.



After some distance and many turns we've come to an open field,

Gradually people's chatter fades, I've brought home nothing but melancholy.

I wonder why I this same place return to,

Lost jewellery can no longer be found, away I wander among the winding paths.

There are only pulse plants and a field of barley

Under the setting sun growing to match a person's height.

I linger among them and gather some grass to sit on,

I begin to drink as I sentimentalise and look out to the western sky.




【词牌简介】

  《夜飞鹊》,词牌名。始见《清真集》,入“道宫”。《梦窗词》集入“黄钟商”。双调一百零七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四平韵。



【格律】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韵)。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

  平仄仄仄平平(韵)。

  斜月远堕馀辉。

  平平仄仄仄平仄,中平平仄平平(韵)。

  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兔葵燕麦,向残阳、影与人齐。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但徘徊班草,欷嘘酹酒,极望天西。

  (说明: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

Copyright © 2001-2012 | 吴门诗社诗词文学网  版权所有 ( 鄂ICP备14014552号 ) | GMT+8, 2024-3-29 10:17

返回顶部